4)第137章 如在瓮中的北京人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不减当年。”

  崇祯欣慰地道,“朕记得十年前见秦良玉时,就觉此人虽是一介女流,然忠义之心尤胜男儿,当时朕一时心血来潮,连作诗四首相赐,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秦良玉也老了,但忠义之心不减当年。你这次派人去,一定要多加抚慰。”

  王承恩连忙称是。

  崇祯又道,“听说秦良玉子马祥麟在襄阳驻守,现在襄阳情况如何了?”

  王承恩道,“流贼现在正围攻汝宁府,据三日前战报,贼围之甚急,现在恐以破城矣。”

  崇祯脸上又浮起愁云,自言自语道,“贼破汝宁,则中原无可用之兵也,你说,左良玉能否守住襄阳?”

  王承恩道,“这个,老奴不知!”

  崇祯嗔道,“你这老货,都这个时候了,还和朕打什哑谜!快说!”

  王承恩道,“回陛下,拒老奴观之,左良玉必守不住襄阳,听说这半年来左良玉在襄阳胡作非为,民怨甚大,闯贼若攻襄阳,那些被左良玉祸害的百姓有可能会倒戈,如此襄阳危矣。”

  崇祯脸上现出怒气来,“这左良玉就是个军阀,比流贼还不如!若襄阳不保,则湖广危矣,江南也不保了,真如此,左良玉罪大也!”

  王承恩唯唯诺诺不敢再说下去了。

  一说到时局,刚才的好心情顿时消失无踪,王承恩也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崇祯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四川情况如何?”

  王承恩想了想道,“蜀府目前尚无异动,孙督师派兵入川虽于礼不和,但也并无逾制之处。”

  崇祯对王承恩的回答并不满意,四川闹得沸沸扬扬的,连蜀王府都牵连进去了,这让他紧绷的弦更紧张了,虽然王承恩的回答是否定的,但他并不满意,好像真的查出点儿什么来他才高兴一样。

  “孙传庭这厮一出牢笼就故态萌发,不仅不听朝廷调令,还想把手伸到蜀中,此人究竟意欲何为?”

  崇祯发了一顿牢骚,见王承恩仍然跪着不说话,也拿他没多大办法,他不像王德化,只要自己稍微露出点儿不悦,总要想写法子给自己出出气,比如孙传庭这事,起因不过是因为蜀中爆发民乱,孙传庭就上了一道疏请求派兵入川稳固后方,以来可以稳定蜀中局势,二来也可以征用蜀中的物产,他手下近十万军队,光靠陕西一省养着实在太累了。

  孙传庭本来是一番好意但崇祯却想岔了,他以为孙传庭有割据的意思,加上蜀王府也卷入到了民乱之中,他就脑补出了一副封疆大吏与藩王勾结另立中央的大戏来。至于给秦良玉过寿,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陛下,孙传庭刚经历败绩,此番又提出以川民养秦兵……”王承恩守住了底线,本想趁胜追击劝崇祯皇帝同意孙传庭的意见,却不料踢到了铁板上。

  崇祯怒气冲冲地扫了王承恩一眼,不悦地道,“蜀中民乱未平,又有土贼作乱,孙传庭新败,不宜劳师远征,就在秦地修整吧。”

  王承恩不再说话了。

  崇祯接着道,“朕记得秦良玉还有个侄子很能打,你可还记得?

  王承恩道,“是有此事,叫秦翼明,目前是副将头衔,已经赋闲在乡七年了。”

  崇祯点点头,“那就起复到四川剿贼吧。”

  王承恩点头应了一声,今天注定了是属于秦良玉的好日子啊,孙传庭这呆头鹅就不知道好好说话吗?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