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7 再攻河洛_北朝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早就有所准备,魏军这一次的行动效率同样非常的高。

  随着霸府军令下达,驻守河东涑水流域休整的师旅便在杨忠等人的率领下沿河东进,待到进入沁河谷之后便又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向东而去,与建州人马汇合于高都城中。另一路人马则经齐子岭南下,兵锋直指河内地区。

  与此同时,驻守豫西关南地带的诸路人马也开始向宜阳九曲城方向集结,准备沿洛水杀向河洛地带。

  在第一个阶段的战事当中,由于西魏主力大军自河东沿汾水北进,战争主要发生在晋州以及上党北部地区,尤其在上党北面铜鞮水所展开的主力会战,乃是第一个阶段最为重要的一场战斗。

  在主力战场之外的其他地区,战事规模和强度都不是很大。毕竟两国都在主力会战的正面战场上投入了大部分的力量,已经很难再有余力去开辟并兼顾其他的战场。包括占据先机优势的西魏,当展开主力会战的时候,其他地方的师旅活动也陷入了停滞状态。

  河洛地区这一东西对峙的传统战场,由于主战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在过往这段时间里也是颇为寂寞冷清。

  西魏方面的主力全都投入到了河东所连接的战场上,在河洛周边几乎没有什么新增的兵力投入,仍是韩雄、陈忻与韦法保等人所率领的豫西义师,维持着之前的防守态势。甚至还有魏玄等几名将领并其部曲被抽调北上,并入邵州杨檦的部伍当中参与建州之战。豫西方面实际保留的军队,尚且不足万人。

  另有挑起此次争端的北豫州虎牢城方面,则就是自襄城北上的荥阳郑伟父子所率领的数千师旅,以及在虎牢城中所召集的义师协同防守,情况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

  至于北齐方面,力量同样也有所削弱。之前出任河阳行台的斛律光被调离,取而代之的则是怀州刺史尧难宗,以及仍然驻守于金墉城的洛州刺史独孤永业。之前所派遣至此的大军自然也同样撤回,包括一部分河阳诸军也都被抽调北上参与铜鞮水的会战。

  如今这两部齐军人马累加起来,也不过只有堪堪三万出头。数量看起来虽然比此间的魏军数量还是多了不少,但这已经是北齐占据河洛以来所驻守的军事力量最为薄弱的时刻了。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魏军自上党北部撤离之后,随时都可以再向这一方向进行增兵,但是北齐方面则就难以做到了。

  且不说之前的接连失地与大战战败后的人马损失,单单眼下其国中内乱兴起,便令其国中军队彼此互相牵制,难以从容调度于边。

  随着霸府一声令下,西魏方面除了原本驻留此地的人马之外,又向东增派了五万师旅,诸路人马各循路线向东挺进。而率先与敌军产生摩擦交战的,便是韩雄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