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5 不知羞耻_北朝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的物料这么少!」…

  眼见大行台如此恼怒,堂内众人也都纷纷避席而起,原因他们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不好说。

  岐州之前的刺史郑道邕,短短几年时间里将一个编户几千的小州治理成为一个大州,但在大统九年末,大行台为酬军功而以猛将王杰担任岐州刺史。

  战场上勇猛并不意味着就擅长治理地方,岐州今年的政绩表现马马虎虎也就理所当然了。

  这一次就连苏绰都沉默不言,他虽然是台府最重要的幕僚、被大行台引为心腹,但彼此间也是不乏意见分歧的。就比如在内外政事的管理上面,苏绰就一直不喜大行台各种先军后政的操作。

  虽然他也明白这是对抗东朝、维持政权生存的需求,但是身为一个关中本地人,他还是希望民生压力能稍得缓解。

  眼见众人都不接他话茬,宇文泰也有些无语,默然片刻后才又沉声道:「明日府中遣使入州察政,

  若王杰果真不堪临民治事,再选能员即刻代摄其职!」

  讲完这话后,他心中也是不由得暗叹一声、颇感无奈。

  他并不是刻薄寡恩,不想赐给这些追从年久、赴汤蹈火的将领们以***厚禄,但这些人本身实在是能力堪忧,当下的国力即不允许太过丰厚的财物奖赏,一旦授给显要的官职,往往又会不称职。

  这一次霸府整顿六军,就在镇人当中积累了不少的怨气。不乏人私下议论,大行台也要学当年从平城迁往洛阳的孝文帝抛弃他们这些镇兵爪牙,要跟关陇当地的豪强们苟合起来。

  这么说倒也不可谓错,关陇豪强无论是方方面面的潜力和成长性都比北镇军头们更高一些,当然要加以拉拢整合。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镇兵老兄弟们,只不过眼下宇文泰也实在想不到能有什么好方式表达他对镇兵群体仍是一如既往的关怀看重。

  想到这个问题,他就觉得头大。尤其今年大阅日期将近,这当中但凡有一丝不和谐的声调积累壮大起来,都有可能酿生剧变。

  「你等且先退下吧,只留苏尚书在此即可。」

  脑海中思绪万千,宇文泰更加的无心做事,摆手屏退众人,待见苏绰有些憔悴,便着员奉进一些温热酪浆,亲为苏绰摆在案上,语调也充满了亲切关怀:「辛苦尚书了。」

  苏绰先将案上文书判语写定,才放下手中毛笔,待要起身向大行台道谢,却又被宇文泰抬手按住:「舍中唯我两人,无谓为了俗礼更增筋骨疲累。」

  两人相对而坐,细啜着杯中酪浆,又过了一会儿,宇文泰才又说道:「《周官》定制一事,已经不容再作拖延。长安虽然不乏礼经宗师,但这些关东人事未必能够深刻体察关西情势所需。此事关乎国之根本,若不缜密视察实在是不能放心。大阅之后,苏尚书你便入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