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73章 封锁的往事_格格驾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极想了一个极妙的法子。他想到了在中原屡试不爽的反间计。正好那日,清兵捉到了两名从宫里出来的太监,一个叫杨春。一个叫王成德。皇太极立即派五名亲信监守。夜半时候,亲信故意耳语说道:“这次我们故意撤兵。并不是我们打了败仗,那是皇上的妙计。皇上和袁督师已有密约,大事不久就可成功。

  这两名小太监当然不小心听到了他们的耳语,更巧的是,这些亲信竟然守卫失职,让杨春逃回北京。

  自然,逃回去的杨春要向崇祯一一禀报这些耳语。

  崇祯大怒,立即召袁崇焕和祖大寿进宫,还没有问两句,就将袁崇焕逮捕,囚入御牢。

  虽然事后,崇祯还对袁崇焕的部将说,袁崇焕谋叛,只罪一人,和众将士无干。但众将士听闻消息后,竟在城下大哭。受到惊吓的祖大寿索性带着部将逃回辽东去了。

  最终,袁崇焕被崇祯判凌迟处死。凌迟,历来最为严酷的死刑。话说,凌迟也是一种本事活儿。皇上命令凌迟一千刀,刽子手做活不到家,三百刀就让犯人死了,还是要受罚的,起码要自断手臂。传说汉朝大汉奸刘瑾,以谋反罪被皇上判死刑,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每十刀一歇一吆喝。按说头日该三百五十七刀,剜出的肉约指甲盖大小,剜出一肉,血出,再剜出时,竟无血出。没法,刽子手只好禀告监斩官,说犯人受惊,先押回牢中定神,明日再凌迟。当天晚上,刘瑾还喝了一点稀粥。第三日,刘瑾口塞胡桃,生生受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才受死。但也远没有达到规定的三千六百刀。

  让人痛恨的是,这种残酷至极的死刑竟用在袁崇焕身上。他整被剐了三千五百四十三刀,比大宦官刘瑾还多了一百八十六刀。于此同时,京师百姓并不知道袁崇焕的冤屈。刽子手行刑时,万人空巷,争买袁崇焕的肉吃。他到死的时候,只留下一付头骨弃在地下。后来,不知这付头骨被谁取走。再后来,就不知怎样了。

  当然,这段被朝廷特意隐瞒的历史,至今京师人仍不知道。清军入关后,将洪承畴等一批叛变的汉臣封为贰臣,但对袁崇焕这个曾打得他们丢盔弃甲的人,依旧惮畏。这些往事,别人不清楚,格格却清楚。所以,当得知袁老汉的祖父一直是袁崇焕家的家仆,从袁崇焕被杀后,就在西山口建了衣冠墓,守墓至今之后,心中大为怜悯,有心帮他一把。但是事情已经过了一百年,要在皇上面前为袁崇焕正名,真的容易么?她知道乾隆虽说表面宽容和善,但心下也带了些雍正的自专,要让皇上从自己口中说出才行。

  了解完这段尘封的往事,连画屏听了都很动容。她和京师百姓一样,一直以为袁崇焕是个叛臣。今日方从格格嘴中知道这段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