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1章 功曹桓阶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诩反问道:“他们冤枉你吗?”

  “呃……”张济咽了口唾沫,干笑道:“大部分属实。”

  贾诩点点头。“既然属实,那就去查,查实一件处理一件,也算是清除害群之马,别让他们拖累了所有的西凉人。天子教化这么多年,还有人骚扰地方百姓,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

  张济没敢再说什么,神情却依旧纠结。

  军纪败坏,和他有着脱不清的干系。贾诩可以置身事外,他却做不到如此从容。

  贾诩看在眼里,只得又提醒了他一句。“你已经解甲,就算天子降罪,不过是罚俸削户而已,不用太担心。”

  张济如释重负,又不太敢相信。“仅此而已?”

  贾诩笑笑。“你信不过我吗?”

  张济咧着嘴笑了,亲昵的抚着贾诩的背。“文和,我怎么会信不过你呢?若不是你,我岂有今日,西凉人又岂有今日。我只是……”见贾诩脸色不善,他连忙缩回了手,讪讪笑道:“我只是觉得愧对你,愧对陛下。”

  “你的确应该惭愧。”贾诩幽幽说道:“不过你就是个粗人,本职在作战,不在教化,就算有什么问题,你也不是主要责任人。”

  张济眨了眨眼睛,瞬间反应过来,嘴角抽了抽,想笑又没敢想笑。

  是啊,负责教化是丁冲,又不是他张济,他有什么好担心的?

  刹那间,张济混身轻松。

  进了长沙城,刘协在韩玄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先贤祠。

  长沙的先贤祠星光熠熠,有不少刘协耳熟能详的名字,不仅有青史留名的名人,比如屈原、贾谊,还有历任长沙太守中政绩出色的,比如郅恽、抗徐。

  让刘协有些意外的是,他居然看到了孙坚的名字。

  孙坚做过长沙太守,但他本质上还是一名武夫,对民生并不太擅长。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自称“太守无文德,以征伐为功”,这样一个人,能在长沙的先贤祠中有一席之地,说明长沙与崇尚儒学,极力贬斥武人的中原士人还是有些区别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长沙虽然从先秦起就划入楚国疆域,却一直处在文明的边缘,还没有完全同化。

  这一点,在一江之隔的江夏更为明显。

  直到现在,江夏还有一些部落被称为江夏蛮。

  儒家虽然擅长教化,但他们在经济上的保守注定了他们的教化效率有限,大部分时候处于放行自流的状态,集中在经济相对富庶的地区,对边界、贫困地区的影响有限。

  仓禀实而知礼。不让百姓先富起来,教化就无从谈起,最后变成士大夫们的圈地自萌,王道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刘协站在屈原、贾谊的像前看了一会儿,转身对韩玄说道:“府君如何看待这两位先贤?”

  韩玄躬身道:“屈原才高,著《天问》、《离骚》,贾生聪慧,有《过秦》、《鵩鸟》,又皆是忠贞之臣,当为后来者师。”

  刘协笑笑,又看向韩玄身后的桓阶。“功曹以为呢?”

  桓阶略作思索,拱手说道:“二生虽有才思,奈何短于行事,不能一展报负,空为后人所叹。”

  刘协微微一笑,示意桓阶走进些。“请功曹详细言。”

  “不敢。”桓阶躬身施礼,简单的叙述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屈原、贾诩虽是忠贞骨鲠之臣,却难脱书生气,擅长言论,拙于行事,空留贤名,却无功于当世,算不上完美。

  刘协问道:“功曹以为,如何才是完美?”

  桓阶不假思索。“当三不朽。”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