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9章 二人同心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行否?”

  张绣看向张杨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惊讶,一时竟未能回答刘协的问题,反应过来后,连忙点头附和。

  “可行,可行。”

  “那各营就照此处理,不要被匈奴人钻了空子。”

  “唯。”

  “还有哪些需要注意?诸君无须顾忌,大胆放言。”

  ——

  荀攸坐在一旁,看着天子与诸将讨论如何御敌,从容不迫,心里有些异样。

  有惊喜,有敬佩,还有些不安。

  他原本觉得华阴之战时,天子阵斩李傕纯属是意外,李傕、郭汜的各种算计成就天子的惊天一击,可遇而不可求。

  可是现在,他觉得可能不是那么回事。

  就算李傕、郭汜没有互相猜忌,天子一样有机会取胜。

  天子斩杀李傕的机会,本就是董承、杨奉先后顶住郭汜、李维的进攻争取来的。

  而董承、杨奉能顶住进攻,正是因为他们采纳了部下的意见,一如天子此刻咨询张绣、张杨等人。

  将普通战士的微末见识集中起来,就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威力,击败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是已经得到证实的成功经验。

  李傕如此,匈奴人也不会是例外。

  他不禁在想,如果当年张角等人也能如此,朝廷还能平定黄巾之乱吗?

  虽然觉得将天子与张角相提并论有点荒唐,但他还是不由自主的这么想。

  事实上,天子并不讳言对《太平经》的兴趣,只不过白波军中没有熟悉《太平经》的人,这才导致无人可以讨论。

  假如有一天,天子得到了黄巾旧部的拥护,那将是什么样的局面?

  莫非这就是天子所说的古今之变?

  荀攸不敢想,却又控制不住自己去想。

  “公达?”

  “嗯?”荀攸惊醒,茫然地看着刘协。

  “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荀攸看看四周,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讨论已经结束了。

  “臣一时失神,还望陛下恕罪。”荀攸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取过裴俊的记录,迅速浏览起来。

  刘协笑笑,却没说话。

  最近荀攸经常走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荀攸很快看完,略微思索了一下。“诸君所言,已经很周到。臣只想说一句,我军千里远征,补给不易。成败不仅取决于某一场战役的胜负,而是无数战斗的综合考量。所以,作战不仅要胜,还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力争能以战养战,切不可一时痛快。”

  荀攸回头看了一下刘协,刘协微微颌首,表示同意。

  荀攸接着又说道:“我知道,诸君都有卫霍横绝大漠的雄心壮志。但陛下亲征却不仅仅是为了建功立业,而是为大汉存亡争取一线机会。现在不是卫霍当年的大汉,没有七十年的积储可用,也拿不出数以十万计的精锐。在座诸君,以及帐外的三千精锐,便是大汉最后的希望。若能中兴,诸君之功,必不逊于云台诸将。”

  张绣等人互相看看,不约而同的点头赞同。

  形势并不乐观,他们并非不清楚,只是不愿意想得太多而已。

  荀攸停顿了一下,最后说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千人同心,必能横行天下。诸君,努力!不负此生,不负陛下。”

  张杨湿了眼眶,躬身行礼。

  “愿如侍中所言。”

  张绣、王服也很兴奋,跟着行礼。

  张绣大声说道:“臣愿与陛下同心,共破匈奴,平定并凉。”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