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2章 所见略同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天子不仅有这样的基础,而且已经这么做。

  孝灵帝出于河间,灵思皇后出于赵国,天子身上流着冀州的血。

  赵云、夏侯兰等入仕,成为天子近臣,更是明例。

  如果能从冀州选几个世家女子入宫,还有谁会相信朝廷排斥冀州人,谁会觉得天子所率大军与秦军一样?

  到时候,只怕田丰、审配也会主动请降。

  荀彧最后做出总结。“所以,城要围,但不必急攻,以当攻心为先。”

  刘协没说话。

  荀彧的方法不能说不好,但……太软弱。

  这未必是荀彧有意为之,而是一种集体潜意识。

  读书人嘛,习惯地想要以德服人,习惯地想避免武力,也习惯地鄙视所谓的雄主。

  因为雄主往往意味着君权强而臣权弱,与儒家的理想背道而辞。

  但是他却认为,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是不行的,该强硬的时候一定要强硬。

  没能借机清洗一下山东州郡已经留了隐患,不能再让冀州人心想事成,以为谁都可以和朝廷讨价还价。

  但荀彧所言也有一定的道理。

  攻城、攻心都要有,恩威并施,不可偏废。

  之前甄宓也提过类似的意见。

  示威,他有充足的准备。施恩,他准备不足,有必要予以重视,并加以补充。

  两人谈了很久,有的意见一致,也有分歧,但总体而言,气氛融洽,双方都很满意。

  刘协最后问了荀彧一个问题:如何处置袁绍?

  荀彧想了想,反问了刘协一个问题。“陛下以为,袁绍该杀吗?”

  刘协也不答反问。“令尹以为呢?”

  “臣以为该杀,但时机已过。如果他和李傕一样,与陛下两军对垒,一决胜负,陛下大可像阵斩李傕一样杀了他,以明典刑。可是如今他已经称臣,称臣之后又无不臣之举,陛下以什么理由杀他?”

  刘协沉吟不语。

  他也在想这件事。

  不杀袁绍,意难平。杀袁绍,理难平。

  如果称臣之后还是随时可能被杀,以后想称臣的人不敢称臣,已经称臣的人也会不安,互相猜忌,在所难免。

  可是就这么放过袁绍,他又咽不下这口气。

  董卓可恶,袁绍更可恶。

  因为袁绍曾经怀疑他的血脉,说他不是先帝的子嗣,甚至想灭汉,鼎立新朝。

  这怎么忍?

  “陛下,袁绍已经是阶下之囚,生死系于陛下之手,杀与不杀,只在陛下一念之间。如果杀了他,陛下能一吐心中怨气,臣建议杀了他。如果不能,臣建议不必为他污了宝刀。留着他,或许比杀了他更有价值。”

  “此话怎讲?”刘协斜睨着荀彧。

  荀彧抚着胡须,微微一笑。“以臣对袁绍的了解,此刻的他只怕生不如死。之所以不死,一是担心死后无法见袁氏列祖列宗,二是怕疼,下不了手。”

  “怕疼?”刘协觉得这个理由很有趣。

  “袁绍虽是庶子,毕竟出于钟鼎之家,从小又过继到长房,衣食无忧,没吃过苦。这样的人看似无所畏惧,只是因为他有恃无恐,知道自己不会受到伤害。等他真的面对生死的时候,他可能比任何人都惜身。”

  荀彧一声叹息。“据我所知,袁绍此生唯一的一次直面生死却没有后退,就是界桥之战时迎战公孙瓒。”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