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1章 不同意见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出塞万里,又日夜兼程地赶回来,沐浴之后来不及束发,你们就一脸嫌弃,将他们当作蛮夷。若他们征战归来,满身是血,发中有虱,身上有蚤,你们还能与他们并坐,把酒言欢吗?你们做不到。”

  祢衡冷笑一声。“对将领都没有敬重,对普通将士就更谈不上了。你们以为朝廷得并凉将士之心,是因为天子巡边?错。如果不度田,让并凉将士有立身之地,就算天子一直住在休屠泽也无济于事。”

  祢衡最后看向崔琰,不屑地哼了一声。“你还想去边军效力?你读几句书就能良田美宅,他们出生入死却无立足之地,还指望他们保护你?真他么异想天开。”

  祢衡说完,甩甩袖子,重新入座,又闭上了眼睛。

  众人面面相觑,神情尴尬。

  尤其是崔琰。

  大家都知道,他其实是反对天子用武力平定冀州,强行度田的。他愿意去边军效力,既是为家族私利,也是为冀州发声。

  但祢衡一句话戳破他的小心思,以及不切实际的幻想。

  度田才是并凉将士归心的基础。你一个反对度田的人,还想得到边军将士的支持?

  刘协咳嗽一声,打破了尴尬。“祢正平,你这个观点虽有失偏颇,却有些新意,不妨写成文章,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唯。”祢衡拱拱手,连眼睛都没睁。

  ——

  会议一直到戌时初刻才结束。

  蔡琰退下,带着袁衡等人回帐,连夜整理记录。

  刘协有些兴奋,留下了诸葛亮。

  他本想和祢衡聊几句的,但会议还没结束,祢衡就借更衣为由走了,再也没回来。估计是觉得这些人的讨论没什么新意,懒得听了。

  “孔明,今天为什么没说话?”

  诸葛亮笑了笑。“臣能想到的,都已经有人说了,何必赘言。”

  “比如?”

  “比如祢正平所说度田是基础。将领尚有封侯拜将的希望,普通士卒却没有这样的可能。如果不能推行度田,想求将士归心,无异于缘木求鱼。”

  刘协点了点头。

  诸葛亮是明白人,但他太会做人了,不像祢衡那么肆无忌惮。

  他应该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一直没说。今天若不是祢衡说破,而他又当众表示了对祢衡的认可,诸葛亮应该还是不会说。

  这未必是他反对度田,更可能是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毕竟反对度田的士大夫很多,而且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官员的主体还是士大夫。成了士大夫的公敌,他在官场上将举步维艰。

  祢衡不想做官,至少不想做太守这样的政务官,所以无所顾忌。

  诸葛亮不行。他要想成为栋梁,必须由县令长这样的政务官做起,一步步地走到司徒、司空。

  刘协沉吟道:“孔明,我一直没听你说过类似的观点。”

  诸葛亮点点头。“陛下,臣的观点与祢衡略有不同。”

  刘协目光一闪。“说来听听。”

  诸葛亮点点头。“臣赞同度田是并凉归心的基础,但臣并不觉得度田能解决所有问题。耕种产出有限,百姓纵使辛苦,积储依然不多,一旦有天灾人祸,只能卖地求生。度田也只能解一时之急,无法长治久安。”

  刘协盯着诸葛亮的眼睛。“如何才能长治久安?”

  诸葛亮沉默了良久。“禁止土地买卖。要卖,也只能卖给朝廷。”

  ------题外话------

  考试,明天无更,下周继续还债。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