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3章 韩枢密是个大好人啊!(来了哈!第_陛下,相公又请辞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事情,不如让章学士去主持此事吧。

  到了枢密院这边,设立一个枢密使,但又怕枢密使权重,便给设副手枢密副使以制衡,就这还不放心,还专门搞了个枢密院都承旨这个皇帝心腹来统领枢密院院务。

  赵祯也知道自己这话不好接,便摆摆手道:“行了,你有谱就行,不过,听你的意思,还得跑去西北一趟?”

  韩琦与梁适打了个脸色,梁适会意,也跟着道:“是啊,陛下,章学士说的是,正该趁此机会多加磨练一番,您将章学士拔擢到枢密副使之职位,不就是为了让章学士也多学一些么。”

  宰相为皇帝之下第一人,而枢密使则是第二人,第三则是参知政事,第四才是枢密副使。

  三司使虽然称计相,但实际上并非宰执,御史中丞虽然主管御史台,但也不是宰执,宰执就只有宰相、枢密使、参知政事,以及枢密副使,其余等等,全都不是宰执。

  到了宰执这个位置上,就已经不会简单地区分什么民政军政了。

  章衡道:“臣是这么想的,此去裁军是主要目的,所以提前给裁下来的军士卒找到出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能够自食其力,能够成家立业,才不会沦落成为盗贼。

  章衡一脸的坚毅:“官家,庞参政说得对,此事却是非做不可,臣曾听老师说过,边军的确是积累了太多的弊病,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臣之所以请缨,是想借助这次裁军的机会,去看看能否有改变的机会!”

  而到了这个时候,章衡才露出了獠牙——对军方的基础将领进行升级!

  这便是大宋朝堂的政治惯例了。

  相反的是,臣是想去军中调研一番,看看军中有哪些不符合祖制的地方,若是顺时而变也就罢了,若是因为军中懈怠,那就要重新捡起来。

  而且,广南东路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各州县衙门也需要大量的衙役去维持秩序,这批士卒是经过训练的,他们去那边正好派上用场。

  赵祯想起章衡的履历,不由得笑了起来:“也对,你也是在蛮荒路呆了许久的人,想必也是能吃苦的。

  因而在大宋朝堂上,对于宰执的次序排序是这样的。

  韩琦与赵祯拱手,然后转身潇洒离去。

  听章衡这么说道,赵祯倒是起了一些兴趣:“那你跟朕说说,你去裁军可以做什么?”

  但庞籍这个参知政事提出来之后,作为枢密院的一把手韩琦并没有什么异议。

  另一方面,则是削弱将门对军队的把控,以免将门对军队一手遮天,避免军队的贪腐,这才是提升战斗力最为关键的措施!

  章衡这一块没有说得很详细,但赵祯却是听出来了,章衡此次去,肯定会对基层将领进行大换血,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而参知政事明镐亦是如此,任陕西转运使期间,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