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终入定_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斯大概是听说韩非要走,特意赶过来,打算一起告别离开的。

  果不其然,在韩非去找了荀夫子告别后,李斯也跟着告别了。

  他们两个一个回韩国,一个去秦国,未来都会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历史……

  当然,并不是直奔目的地,他们两个还需要游历一番。

  高景当初从蕞城走到齐国,走了一年多,这还是尽可能的走的直线。

  但他们两个的游历可不仅仅去走直线,而是要查看七国的民情,好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所以路上肯定要花上一段时间。

  如果是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高景肯定急吼吼的跟着韩非去韩国,经历一下剧情之类的。

  但现在高景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读书上,意诚心正,反而不在看重了。

  他们两个的离去,高景只是伤感了几天,毕竟相处了这么久,感情还是深厚的。

  但之后就重拾心境,再次沉入到读书中去了。

  ……

  人是群居动物,普通人常年一个人独处,早就心灵扭曲,疯了,更别提安心做学问了。

  荀夫子的心境很高,至少达到了“静”,甚至有可能是“安”。

  所以他才能常年居住在这里,不外出,却不会被寂寞折磨心灵,反而安于寂寞,享受安静。

  甚至大部分时间闭关参悟“心学”,一点急躁都没有,心境始终平和。

  高景的心境没那么高,甚至都没有入“定”,所以他很难受。

  韩非李斯走后,他大部分时间连说话的对象都没有,原本归正的心,又有了扰乱的迹象。

  高景自然可以去找其他儒家弟子交流说话,但他没有,而是强迫自己来适应。

  这也是“克己”的一部分。

  如果能在这种寂寞的环境下继续“正心”,对他入定会很有帮助。

  而荀夫子好像知道高景的情况一样,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露面了。

  一个多月,没有见过一个活人,没有跟人说一句话,就连送饭的人也远远的把饭盒放在门口。

  现代人总觉得,只要有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可以一整年不出屋……然而当面对电脑手机的时候,已经在跟“人”交流了。

  高景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他只有书,只能看书,读书。

  他在克制自己,强迫自己来适应寂寞,在寂寞中“正心”。

  散乱的心,渐渐重新凝聚端正起来……

  渐渐涌出的杂念,被一点点抹去……

  这一天,当高景读《中庸》中的至诚篇:“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好似福至心灵,又好像水满则溢,厚积薄发,高景很莫名其妙的就领悟了其中的意思。

  只有“至诚”,才能梳理世界的规则,立下世界的根本,知晓天地间的造化万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