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9 她来颁奖?还来到宋鲁的派对?_华娱:从神雕侠侣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用另一种体系来代替神的学说,弱化神权的道德体系。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用了几个概念来区分人与神的区别,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庸人、小人,这几个境界就是来告诉人们你在什么境界你就与神有多远,与天道有多远。

  而皇帝则一般都是圣人,是合乎天道之人,是天的代表。这一套学说刚好解决了神权与王权的统一问题,还制定了新的神权之外的道德体系问题。

  比如圣人是什么?《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就解释了。

  “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这个解释说明了圣人的标准是什么,圣人能活多少岁,成为了圣人也就接近于神了,也是神的代表。

  那神是什么呢?不是如来、是玉帝、不是耶稣,神即天。所以,皇帝是天的儿子。

  由于三皇五帝时代是禅让制,所以能成为圣人的人都是帝权的继承者。

  那又如何让人一步步从小人到庸人,再到贤人,再到圣人的呢?

  黄帝之后的中国人慢慢的完善了黄帝的学说,也制定了达到黄帝所说的修成圣人的标准,即《周礼》或叫《礼经》。

  有了这套体系,那还需要什么宗教?需要什么神呢?

  只要好好的修练自己,自己就能成圣了,然后可以传播自己的圣人思想了。只要是个有想法的人谁愿意只遵从神的旨意,而没有宣传自己思想的机会?

  所以,这一套很符合国家精英阶层的需要,于是乎当所有的精英都觉得这才是规范人思想行为的准则,且是最好用的方法。

  后来就有无数的人去慢慢的完善它,解释它。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代,无数的思想家与哲人都试图让这一套更加的完善。

  所谓的中国儒家文化并单一的指儒学一派的文化,而是延续着《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思想,只是当年《上古天真论》解释的不够全面,又加上周朝末年礼法崩坏,各个思想家出来纠正崩坏的礼法,所以才形成了百家争鸣。

  因此,中国的儒家文化泛指中国自黄帝之后的百家争鸣的总的传统思想。

  儒文化中儒家学说只是代表,并不是仅指儒家。

  这就是儒家文化的杀手锏,凡是被中华的儒家文化洗礼过的族群最后都是不信鬼神,不信教的。

  这是人类思想上的一次伟大的革新,最早出现在了中国文化中,所以这种革新力保了中华文化五千年不衰。

  而西方文明则是一直没有完成王权夺取神权的变革,没有一套神权之外的解释。

  除了中华文化之外,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建立出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