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7章 225.周瑜:只需堂堂正正的一路打过_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芳才对着麋竺解释了一番,后者理解了自家弟弟的意思,却是沉思了起来。

  多购百架织布机,其实不算多大的事儿,但他却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毕竟,织布机不是他麋家能生产的。

  即便他要,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黄月英无奈摇头,“子方先生莫急,这织布机,即便你想要这般多…楚安那头也没法一下子变出来。”

  麋芳只得点点头。

  “再者,这织布机,不过是改良的第一代…”

  麋家兄弟皆是一愣。

  两人都不笨,都听出了小先生的意思,那就是说…日后会推出第二代,第三代…

  麋芳却是更心急一些,“即便如此,吾麋家亦想多加购一些。”

  他负责布匹生意,这些织布机的事儿,他其实自己能决定,和自家兄长商量,则是尊重自家兄长。

  即便出了第二代第三代的织布机,麋家也有能力把被淘汰换下来的也可以贩卖到其他地方,再赚上一笔。

  怎么算都不会亏的。

  黄月英见此,失笑,“也不是不可以。”

  至少,在未来的一年内,织布机作坊的产量,无法满足整个大汉朝,前期给友军们提供一下便利与支持,当然可以。

  “多谢小先生!”麋芳大喜。

  麋竺则是笑着摇头,看上去颇为无奈,“多谢小先生了。”

  “不必客气,在商言商罢了。”黄月英摆摆手,并不在意。

  麋家兄弟有这反应,她相信…襄阳这些个豪门大族,亦是不会落后,如此一来…黄亥与李木那边,就能够投入更多的人手与时间,去研制改良下一代的织布机或者其他工具。

  她不是不想让这过程更快一些,而是觉得…未来既然要改革,就得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拔苗助长,反而不是好事。

  再者,她…才是这时代的催化剂。

  她此时安分无比,只待日后一切准备就绪,便能让这世间发生比原历史更快、更剧烈的进程。

  …

  江东。

  孙策见着孙权与鲁肃带回来的十架织布机,听着孙权与鲁肃的经历,有些感叹,“未曾想,那小小楚安,竟有这许多奇特的人与物,若有机会…还是当去上一遭。”

  旁边,周瑜也是赞同,对着两人道,“此次,辛苦阿权与子敬了。”

  后二者自然都是摇头。

  “虽有些风霜,但亦增长了见识。”鲁肃摸着胡须,笑笑,“凭肃之意,荆州…万不可小觑。”

  鲁肃这话一出,几人便都沉默了一番。

  江东在荆州手上,吃了不少次的亏了,所以…即便不小觑对方,也没有办法。

  “春耕在即。”周瑜转移了话题,“为此时最要紧之事,待得春耕后…厉兵秣马,自可取回柴桑与豫章。”

  “公瑾兄长已有定计吗?”孙权好奇的看向周瑜。

  周瑜笑着,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有,也没有。”

  “公瑾莫要说话说一半!”鲁肃失笑。

  “以前,瑜太过相信所谓的计谋…”周瑜失笑,“以至于,被人败了多次。”

  鲁肃微愣。

  谋士的存在,就是为了出谋划策,为主公献上计谋,以治国安邦。

  可周瑜…却说自己太过相信那些计策了。

  这让他如何能不惊讶?

  “公瑾的意思是,”一旁,孙策笑着解释,“要倾我江东一州之兵,攻取豫章一郡,无须阴谋,无须诡计…”

  “只需,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一路打过去,便可!”

  今日份的。

  宝子们,

  明儿小道就回上海啦,届时恢复更新哈。

  晚安。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