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8章 536刘协的自保之路(求订阅月票)_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这卷轴上的质感,却与以往的几份有所不同。

  “天子终于学会传递消息了。”诸葛亮见刘备摸索着,心中有过欣慰。

  邺城宫,名义上是刘协居住与办公之所,实际上,就是曹操给刘协的囚笼。

  不一会儿,刘备就拿了一把匕首,仔细小心的挑开卷轴上的细线,里头,竟有一份带着字的布帛,包绕着卷轴。

  “军师。”刘备惊喜。

  诸葛亮只是点点头,“主公不妨看看上头写了些什么。”

  刘备稳了稳心神,便拿出来看了内容。

  上头,是刘协用小字写下的。

  说了他当前的处境,还说了朝臣无一人可信,朕可信者,唯皇叔尔,故不得已出此下策,与皇叔通信。

  邺城之困,朕是难以逃脱的,但几位皇子,最小的尚在襁褓,朕不希望他们日后还要遭受这般委屈的境地。

  是以,若有朝一日皇叔有了举兵之能,请勤王讨贼。

  若朕不幸牺牲,这皇位,便请皇叔自取,也好过落到曹贼之手,颠覆了大汉之江山。

  刘备看完,登时红了眼眶,一个小孩子,颠沛流离被人掌控了这么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有些希望了,却再度被曹操打碎,那是怎么样的一种绝望啊。

  于是咬着牙,“有朝一日,必取曹孟德性命。”

  诸葛亮叹气,也知道刘备情感是丰富的,平日里对乞儿都是心善,这小皇帝的话,当然会让刘备心疼,不过,应该不止这么一份。

  这文书,可是有两头都有轴的。

  便也不客气,便用匕首拆了另一边的卷轴,果真,内里也还有一张布帛。

  上头说的是计口授田制,推行若真有阻力,可再上书商议,不必急于一时,与此同时,还希望刘备这头能出点人保护自己。

  看到这一段话,诸葛亮笑着,把文书给了刘备。

  小皇帝到底还是有些眼力见的,不想刘备的势力崩盘太快,同样,也希望有一支队伍能直接掌控在他的手中,对他的安危是一个不错的保障。

  可惜,曹操不会允许的。

  哪怕曹操默认了刘协给刘备封了大将军,也不会允许把掌控刘协的权力交出来的。

  但,这一支队伍,还是得给,也算是为日后的计划再准备一些人。

  刘备看过后,眼眶更红了,刘协是真的关心他的啊!

  便问,“孔明以为,该派何人去?”

  诸葛亮脸上带了些笑意,这问题啊,压根就没思考过到底派不派。

  “成名之将,怕是不行。”

  刘备点头,“可若是太年轻,也不行啊。”

  太年轻的话,别人会以为他们在敷衍刘协,再者,不是自己信得过的人,实在是难以派出去的。

  诸葛亮思来想去,才开口,“主公不如与阿楚商议一番?”

  刘备手下将领,多有要职。

  但是,商行那边却不是。

  虽然商行那边不是,但商行的护卫,却也是精锐之师,足以胜任这一趟工作的。

  刘备眼神一亮,还真是。

  现在南方各州虽然都是追随于他,但他马上要推广计口授田,还是得靠兵马镇压的。

  而给刘协的这个队伍,人不能过多,也不能用成名之将,可他手上也没有太多年轻将领,真有的,他也舍不得派出去。

  但兴汉商行那边不同,黄月英身边的护卫,并不比他手下的军士要弱。

  “此事,不如由孔明与阿楚说一声?”

  诸葛亮随后笑着应了,不算大事,但也就能解决了。

  “这计口授田制之事?”刘备再问。

  “‘天子’文书已下,主公自当遵从,不过,想来曹操不会闲着,总要看着主公是否在好好做事的。”诸葛亮笑答。

  事儿,他们做了。

  但这锅,却是要给曹操的。

  不然,演这么多戏做什么呢?

  刘备哼了一声,是啊,为了他这个仁的名义,这何时开始做事,也得“朝廷”那边派人来才行。

  第一章,如题。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