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章 想搞军工,就不能只搞军工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航天这类高度复杂的产业来说,从手工业升级到工业的过程是十分曲折的。

  在刚刚转型的过渡阶段,很有可能不但发挥不出工业化的规模化优势,还丢掉了手工业时代精雕细琢的能力,导致产能上不去,产品质量反而下来了。

  这种时候就需要顶住压力,在优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快速积累经验,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渡过阵痛期。

  而一年造10架飞机和一个月造10架飞机在积累经验方面显然存在天壤之别。

  要不怎么说生产关系要对应生产力的发展呢。

  “唉……”

  常浩南也是略显无奈地叹了口气:

  “慢慢来吧,这方面的事情,不是靠你我短时间内能解决的,而且跟其它的老国企比起来,112厂的情况已经不算差了。”

  飞机制造毕竟是个特殊的行当,哪怕在最艰苦的时候也没有真的断过订单。

  而且华夏的飞机制造能力虽然跟发达国家有差距,但是跟其它行业比起来还是降维打击的,军转民生产出来的产品,比如航空牌洗衣机还有沈飞牌客车的销路也还不错。

  两头发力的之下,勉强维持了全厂的基本运转,至少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下岗现象。

  但也就是如此了。

  要说过的多滋润,那是不存在的。

  “话是这么说,但……”

  何明微微抬起头,看了看车间有些斑驳的房顶,以及旁边墙上挂着的“青年突击队”红旗:

  “当年,很多工人被分配去松陵机械厂那边生产电冰箱洗衣机还有摩托车,那时候我还跟他们说,迟早会有一天把他们召回来继续造飞机,结果现在十几年过去了……”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是很明显,那些老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恐怕直到退休也没能再次回到112厂。

  旁边的常浩南同样只能沉默。

  上一世他正式进入军工行业的时候已经是2003年,尽管仍然处在低潮期,但至少已经渡过了真正的至暗时刻。

  他能理解何明的感受,但对于一件两辈子都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要说共情那还是要差上一些。

  更多的还是些许感慨。

  军工终究是一个市场极其有限的行业,需要靠大量输血才能够维持。

  哪怕作为世界最大军火商的美国,到2020年代每年的军火出口也不过五六百亿美元而已,大头还是本国军队的采购。

  传统上而言,从工业革命直到冷战前中期,军工领域在科技发展之中都毫无疑问地处在带头地位。

  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工程技术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想要在一个领域内实现技术突破所需要的资金、人力和组织能力随之暴涨。

  然而每年的军费投入终究是有限的,仅靠军工产业的规模已经很难维持这样巨量的综合投入。

  因此整个科技领域的基石已经逐渐变得越来越民用化,尤其以航空、半导体、信息化这些新兴产业为代表。

  比如后世的美国,在失去了几乎全部民用造船工业之后,即便每年仍然维持着巨额的投资,但建造军舰的能力和水平仍然出现了崩溃式的下滑。

  常浩南突然想起来了之前吴懿范给他联系过的那一单设计轴流风扇的生意。

  虽然事情很小,但却是个不错的方向。

  军民产业融合这条路子,未来终究还是要走的。

  只不过,不再是把军工厂的产能转去做民品跟别人抢生意,而是军民领域技术的相互融合促进。

  伱要想搞军工,那就不能只搞军工。

  感谢书友【flankerr】的30000起点币打赏!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