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新格局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背后是一株古老的银杏树,金黄色的落叶飘下来,落在徐平的肩头。徐平拿起这片叶子,看着这一片金黄,一扬让它在秋色中飞舞。

  历史上蒙古人又崛起了,亚洲大地有数百年的时间,都受他们的影响。广阔的土地上都是蒙古人建立起的国家,又有人以为那就是永恒。几百年后再去看,却发现他们几乎没有留下痕迹。欧洲人借助工业革命又崛起了,又有无数的人以为那就是历史的终点,争先恐后地去拥抱那些人的语言,学习他们的习俗,以为人类就是这样了。

  或许几百年后,后人看那个时代,便如当年那些盲从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一样。如同看蒙古人过去的地方,绿教过去的地方,基教过去的地方,只剩下一片文明的废墟。

  文明是人与人的认同感,由这种认同感而生发出来文化。不同的文明,认同感是不一样的,由此而带来不同的文化。人类还没有进入大同,认为只要是人,就应该有同样的文化是一种幻觉。文化既本于人与生俱来的生物本性,也受具有认同感的人群所影响,生物性和社会性同时存在。探寻人的生物性,比如心理最底层的对异性的欲望,对危险的自然反应,追寻某种快乐的本性,由此建立正当性,是文化的一部分。人对群体的认同感,从而对生物本性的克制,同样是文化的一部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文化的全部。只强调一方面的天然正义,实际上是反文明的,是文化退化的表现。

  研究同性恋并不违反人的本性,是文明前进,文化形成的表现。但更进一步,认为这是人的本性,让社会承认这种本性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就是反文明,文化退化的表现。不能阻挡这种文化的退步,文明就会慢慢走向崩溃。人既有生物本性的一面,也有由认同感而产生的社会性的一面,在这两面明就逐渐繁盛。反之则就会让认同感渐渐消失,文明最终崩溃。

  前世那些伦理的热门话题,同性恋是如此,烟草是不是罪恶是如此,让人上瘾的麻醉品正不正当是如此,包括应不应该合法都是如此。人的社会性表现出社会现象,社会现象会反过来影响人的社会性,个人和群体相互影响,相互改造。把一个方面认为是正义的,另一个方面认为是邪恶的,便就走上了不归路,终将迈向万丈深渊。

  历史上从晚唐开始的儒学复兴,最终走上了否认人的生物性,认为一切生物欲望都是恶的,形成理学,就走上了不归路。把存天理灭人欲,放在剥离了人的个体特质,只存人的群体特性的政权当中,是正确的。把理学推向社会,以礼求德,则就背道而驰。

  当徐平穿越了千年的历史长河,再看这个时代的文化,就与前世的理解完全不同。在这个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