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7 剑非万人敌-5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水手一起使力,片刻功夫便到了海船下面,李四海顺着缆绳爬上船舷,一手抓着前桅上的粗大帆索,转过身来,对黄坚和李若冰挥手作别。

  那海船水手快手快脚的起锚升帆,缓缓转舵,渐渐驶远,李四海一手抓着帆索,临风而立的身躯渐渐在消隐在海天红霞之中,只留群群燕鸥还在岸边鸣叫乱飞。

  天色渐渐黑暗,李若冰目送海船远去,慨然道:“如斯豪杰,我大宋欲与其一争短长,非得好生振作不可。”

  黄坚缓缓道:“夏国之制,出于中国,又别出心裁,偶与狄夷之道暗合。吾所忧者,不在夏国本身,而在其暗合夷俗之制,已历百年而不衰。倘若狄夷习之,足以为中国之大患。如今我朝忠义之道残损,号称太平盛世,表面风平浪静,实则空有其表,内里却是一盘散沙,不似汉时那般雄强。假若胡人再力合而强,借此侵凌中原,则足以为大患。”

  李若冰奇道:“先生何出此言?”

  黄坚解释道:“夏国以军士治民之制,前所未有,百年来未见其衰。昔年契丹国耶律阿保机入寇开封,患中国之民难治,倘若用此法治民,则难者亦易。夏国广行以武夺官,逐层推举之制,其实暗合胡人以力争雄,强者为尊之道。契丹若以此法合军聚众,则上下可以如臂使指,不出十年,势力可倍增于从前,足以为患中原。不过,也许是老夫杞人忧天了吧。”

  他沉默了片刻,又道:“所谓礼失求诸野,忠义虽不存于朝廷,可是我堂堂大宋六千万士民,又岂能全是浑浑噩噩的之徒。依老夫所见,忠义之道,必不能就此衰微!纵然奸佞横行,欺世盗名者众。我辈中人,更当发奋振作,殚竭心智,究兴复重整之道,使上有所惧,下有所依,方可内修仁政,外御强敌。”

  李若冰被贬斥到这荒蛮之地,原本多少有些心灰意懒,此时一股豪情油然而生,躬身道:“先生教诲,振聋发聩,晚辈如长夜之见烛火,请允我以师事先生。”

  黄坚微笑着点头,算是接纳了这个弟子。大道万不可所传非人,若非李若冰乃是个将忠义孝悌刻到心胆里的儒生,又是宁折不屈的秉性,他也不会将这些惊世骇俗的顾虑说与他听。汉时便有中行说,五代以来,卖身事虏的更是不绝史书。

  眼看天色将要黑尽,海潮起伏声中,天上一轮新月初升,旁边星斗闪烁,师徒二人缓缓顺着来时道路,一边谈论,一边朝着渔村庐舍行去。

  汴京城中,参知政事赵质夫面色疲惫地倚靠在椅子上,比之数月前,何止老了十岁。河北大营被辽军偷袭之后,童贯和刘延庆好似串通一气,同声诋毁太子赵柯克扣犒赏,致使军心沮丧,又畏敌如虎,找寻借口停留在大名府,未及时到河间安抚诸军,以至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