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78 二圣出游豫-1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如何合理地改善器物构造,工艺工序等等,以寻找最短的误差积累链条。他拿出带兵打仗的严厉和坚决,要铁厂的匠师从此以后用公差累计来控制精确度,而不能一味跟着经验和感觉走。其实许多匠师都有自己的秘诀,只是没有如此系统而明确而已,见他毫不藏私,好些人感动之下,也把自己的秘诀拿出来与之对照。

  这些事情,赵行德更多的是出于兴趣,偶尔为之,却引起了学士府的注意。秦孝公时,商鞅便亲自监制了铜方升等,号称法家重器。假如丞相府收取赋税时,军士说衙门的斤两不对,淳于铁厂称得才准,那就麻烦了。自秦朝以来,车同轨、书同文,规矩关乎正朔所在,更成为重中之重。所以,当淳于铁厂试制量具颇见成效之后,长安学士府的副使阮长龄立刻向大丞相府请求了一笔钱,以购买同样精确的一整套量具。

  这天,赵行德刚刚看到军报,枢密院将闹事的太学生征入保义军。赵行德看出这是借刀杀人之计,更是愤懑无比,却只能坐困关西,无计可施。军报上还说,李若冰被扣辽营,宋庭又派了景王赵杞为正使,邓素为副使出使求和。他既担心着李若冰和邓素的安危,又不得不瞒着李若雪,只说邸报和军报上都没有李家兄弟的消息。

  ............

  坐在晃晃悠悠的藤篮里面,邓素面沉似水,丝毫没有惊慌之色。眼看藤篮就要落地,几名军赶紧手忙脚乱地将它接住。“邓侍郎,您受累了。”几个控鹤军军卒都分外尊重。

  “无妨,”邓素从藤篮中站起身来,回身拱手道,“京师安危,还有劳各位。”

  就在不远处,景王赵杞也从藤篮中爬了出来,他一只脚迈出藤篮,另一只脚刚要出来,却没料到前脚踩了个虚,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周围的禁军仿佛避瘟神一样,躲得远远的,还是邓素走上去扶一把,赵杞才没有摔个狗啃泥。他狼狈不堪地站起身来,还心有余悸地扶着邓素的肩膀,低声道:“多谢邓大人。”

  赵柯继位两年来,景王赵杞的意气消沉已极,仿佛亡国之君住在敌国的都城一样提心吊胆,这趟装病也没能躲过出使的差事,更是自量必死。对禁军视而不见的冒犯,他也无心追究,只不情不愿地走到坐骑前面,还回过头来问道:“邓大人,这趟出使,再没别的随从护卫了么?”

  邓素眼中闪过一丝忧色,点点头,沉声道:“殿下临危受命,身上担着我大宋的尊重。折辱殿下便是折辱大宋。素腆为副使,哪怕肝脑涂地,也不会让辽人得逞。”他和赵杞本并没有什么交情,只是同为使者,担心赵杞在惊惧之下,做出有辱国家的事,所以先以慷慨言辞激励他。

  赵杞却大为感动,想起不能继承大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