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章 帝王之问!_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章帝王之问!

  “那这……这可如何是好?”

  胡惟庸的话,显然他们根本没想到。

  但没想到,并不代表没想过。

  实际上,自从洪武帝第一次在洪武二年开始修《祖训录》,就已经有了这个征兆,这些年来,百官提出的反对意见,不知凡几。

  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毕竟,文官掌政事、武将管兵权,都是一枪一刀打下来的江山。陛下想要拿到这些,分给自己的儿子,哪有那么容易?

  但说到底,他的手段霸道残酷到令人发指,稍不注意,恐怕就要涉入案中。

  正这么想着的时候。

  这晦涩难懂的知识先不说,就说那些大道理,听得苏闲脑袋都疼,而其中最多的就是国朝选仕。

  看到众人表情,胡惟庸先是沉思了一会儿,这才道:“近期的国朝重事,终究还是征讨吐蕃,再加上这宝钞之事!我们还有时间,好好思量。”

  “再启分封?几代过去之后,安知我大明天下是战国乱世?还是这京都沦丧,礼法覆灭!”

  秦王晋王燕王等皇子,纷纷抬头,凌厉目光,倏然朝着那讲官看去。

  已经是八月。

  还有的本来已经年老赋闲,不是要事,基本上不会来大本堂。

  “但七国之乱,却几乎让大汉王朝风雨飘摇,汉文帝治世之成果,差点毁于一旦!”

  甚至,恐怕另有所指!

  果然。

  那段时间,虽然明知道父亲不会出什么事,娘亲也是担心的心惊肉跳。

  “然而短短数十年,刘氏诸王坐大,以至于在景帝之时,发生七国之乱!”

  “皇爷应该是等什么机会吧。”一旁的徐膺绪也说道。

  “当然是真的,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国朝内部应该都知道了,不过还没昭告天下而已。”

  ……

  “丞相的意思是……”

  脑海之中,他这段时间根本没关注过的词条,忽然起了变化。

  “但劝说的主力,却不应该是吾等。”

  不过宝钞之事过后。

  苏闲所说的用“棉花”来制作宝钞,提升材质,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很难了。

  此话一出,众人想到什么,齐齐眼睛一亮。

  “你们跟我来!”

  怎么现在才来?

  其中,甚至有苏闲什么在宫城之内使用巧招,再劝陛下,联系到上次的空印,和皇孙的城头对话……

  倒是苏闲,迎着方孝孺的目光有些无奈,这段时间,这些夫子先生,给他灌输了好多的圣贤之言,甚至已经给自己讲解“四书五经”。

  根据这个趋势,苏闲觉得,说不定钱庄扩大之后,还真能把各地的宝源局和宝泉局,全部归统在“宝钞提举司”之下,而父亲这提举,水涨船高,指不定就能再升个几品。

  便是随着父亲越发的靠近官场中心,往后的血案,可是一个比一个惊心动魄。

  对此苏闲只能点头,装作懵懂。

  “我朝多少文武,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