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将倾,尚有儒门一手擎天_独步大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理高深到极致的老儒,一朝起念,牵动天地气象,连当时山榜第十一的一位元神大真人都被他一气打落了境界。”

  “这老儒几十年来肉身单薄,神魂羸弱,但因为修行的是天地间的规矩道理,只要他们的心气贴合天地道理,便能天人合一,将天地之间的各种极威信手拈来,天地灵气对这些读书人的亲和程度,比佛道元神还要高。他们掌握了天地自然的规矩道理,便如同拿到了一把开启天地宝藏的钥匙。”

  “所以儒门可谓是最容易出大高手的教派了,谁也不知道在那些个书院私塾,甚至山野茅屋中,究竟隐藏着多少个研究治学道理的老书生。这些人有的可能一辈子都平庸不闻,但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有一位将悟透了什么道理,一朝起念,震动天下。”

  陆青萍心中咋舌,虽然他没有见过那些个儒门的大儒,但这些日子过来,也见过了好几位孙真人话语中修行儒门养气法的人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宗白莲峰上的李亭舟。

  他不是儒门的,却修的是养气法。

  小白痴不练体魄也不练神魂,平日只是在研究天地自然,虽然肉身修为半点没有,但境界的高度怕是连许多武道宗师都比不上他。

  也就在这个时候,孙慈却话锋一转,感慨道:“但儒门读书人的养气体系也并非是尽善尽美,这一道中虽然容易出大高手,通常七八十年就可能会出现一位盖世大儒,堪比佛道的元神大真人,这是因为这些儒门读书人的寿命都很短,这些读书人既不修肉身,也不练神魂,自然不可能在世上长久的停留下去。”

  “所以那些大儒尽管可以仅凭心念,便可调动天地极威,万千气象;但不管是肉身还是神魂,其实都还是普通人的层次,逃不过凡人的百年之限。”

  陆青萍闻言不由震撼,原来儒门读书人就算修成了大儒,寿命也和普通人一样。

  他明白了这点后,看向了手中玉圭,问道:“这和这所谓的儒门九玉又有什么关系呢?”

  孙慈真人不急不缓的道:“接下来就要说到这里了,不知道世子知不知道世上修行的三条路?”

  陆青萍才刚从轮回殿中了解到。

  但孙慈真人只是借此打开了话头,其实并不认为小世子在北唐为质十年,会能了解到这些江湖修道界顶尖层次的辛密,便没等陆青萍回答,接着道:“所谓的修行三条路,就是精气神三宝,每一宝练至圆满状态,都可成仙。如王爷便是将武夫的精血体魄一道走出了前路,踏入止境,接下来若能再进一步,便可如那张三丰一样,修成武道人仙,这是三宝之一的精血之路。”

  “在精血之路外,还有神魂之路,便是普世修行者都会在武道大宗师后转修的一条路,也是老道的路。修到最后,将元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