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2.第一百二十二章_汉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兵器外,每人身上还负有粗布包裹的木料石块,加起来,重量接近五十斤。

  魏太守一行登上木台,赵嘉扬声道明来者,即让季豹敲响皮鼓。

  鼓声隆隆,更卒用兵器顿地,出雄浑吼声。下一刻哨音响起,十队更卒6续转身,列队走出营门。

  魏同魏山分别上马,在更卒尽出之后,当先策马飞奔。

  役期即将结束,这是最后一次比试,且有太守观摩,五百更卒踔厉奋,如猛虎出笼,从最开始就拼出全力,迈开大步,度快得惊人。

  目送更卒飞驰而去,魏太守表情肃然。

  在赵嘉道出其负重四十余斤,来回十里,多数盏茶可至时,王主簿等人皆难掩讶色。

  “以此法练兵,假以时日,堪比魏之武卒,秦之锐士。”五官掾感叹道。

  战国时期,魏武卒作为最精锐的步兵,一度傲视群雄。

  作为魏武卒的创始人,吴起奉行“在治不在多”的统兵策略。在选拔士兵时,执行严格标准,凡应选武卒,必须能衣三重甲,背负十二石-强-弩、五十支弩矢,外加一面大盾,并且执长戟,腰悬利剑,携带三日军粮,一日急行军百里。

  这样的选拔标准,既保证了魏武卒的战斗力,使这支重装步兵成为精锐中的精锐,却也限制了魏武卒的展,注定这支军队不可能大规模扩建。

  历史也证明这一点。

  从创建到灭亡,哪怕在最鼎盛时期,魏武卒的数量也不过五万。

  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建立军功爵制度,秦人闻战而喜,军力大盛。秦军令出如山,击敌犹如虎狼,在秦魏大战中,收复河西之地,被天下呼为“锐士”。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赵嘉训练的这批更卒,既有魏武卒负重疾行之能,又如秦锐士严守军令,且斗志昂扬,除了少些血腥气,同正卒几无差别,经过战场磨练,必能成就精锐。

  思及此,魏太守目光灼灼,王主簿等大佬亦是视线火热,齐刷刷落在赵嘉身上,盯得后者很不自在,头皮都开始麻。

  “阿多如何成此强军?甚善!”魏太守按住赵嘉的肩膀,语气中带着明显热切。

  赵嘉僵硬地动动嘴角,把训练的经过如数道来,包括细节在内,半点不落。

  听完他的话,几位大佬全都没说话。

  半晌,才有人道出一句:“军虽强,难仿。”

  直白点说,赵嘉练出的这批更卒,基本是用钱粮堆出来的。

  每日三顿,顿顿见荤腥,允许壮汉们敞开肚皮吃,试问哪支边军能够做到?

  连魏悦都是借了赵嘉的好处,营内才能五日宰羊。换成其他边军,纵然是都尉亲军,也没有这么干的。

  无法维持充沛体能,就无法坚持高强度训练。强行加码,非但练不成强兵,更会带来反效果,造成非战折损。

  正是想明白这一点,才有郡官感叹,赵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