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蕞尔小邦(续)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王通过资料,就对百济国内的情况有了大概了解。

  百济王族姓“扶余”,国内还有八大氏族:沙氏、燕氏、氏、解氏、真氏、国氏、木氏、氏,其主要城池,除了国都居拔(或者固麻)城,除此之外还有五方(五个别都)。

  位于中部(中方)的叫古沙城,东面(东方)的叫得安城,南面(南方)的叫久知下城,西面(西方)的叫刀先城,北面(北方)的叫熊津城。

  五方各有方领一人,似乎称为达率,有方佐为副官。

  方有十郡,郡有将三到四人,似乎称为德率,郡将的直属兵力在千人左右。

  国都内居民分为五部,曰:上部、前部、中部、下部、后部,每部领统兵数百人。

  因为条件所限,市舶司收集来的百济情报目前仅限于此,但能有如此结果已经殊为不易,王对此很满意,因为如今市舶司是要和对方做买卖而不是用兵,所以来日方长。

  然而在豳王的规划中,市舶司不是单纯的一个管理、经营海贸的机构,王知道,日后的市舶司,还承担着更多的重任,那就是在海东(东海)展开外交和征伐。

  本来,这是朝廷的事情,不该由市舶司管,但问题在于,“思维正常”的京城官员们,没有谁会愿意常驻东海之上的耽罗岛,当什么“租界领事”,和蕞尔小邦的使者谈笑风生。

  如果有得选,绝大部分官员都不想远离中枢、远离京城,如果外放当官,也会希望去上州等膏腴之地就任,绝不会有人主动要求去穷乡僻壤当父母官。

  洪州总管府、潭州总管府各州郡,已经被许多官员视作凶险之地,更别说让他们到桂州总管府、广州总管府、交州总管府当官。

  广州、交州在汉时就归入中原朝廷治下,尚且被人认为是烟瘴之地,去了形同被流放,而耽罗岛,许多官员之前甚至都没听说过,又有谁愿意去?

  可想而知,若是一个心不甘情不愿的官员当了耽罗租界领事,只会认为自己被变相流放,又如何认真履行收集情报,勾连海东各国的重任?

  若不提前做准备,将来,又如何能够协助朝廷收复汉四郡?!

  豳王宇文温,为市舶司定下的远大目标之一,就是为将来朝廷收复汉四郡做准备,王和一众主要官员得知这一规划后,颇为期待。

  而朝廷要想收复汉四郡,就得先解决高句丽。

  市舶司经过一年多的刺探,搜集了一些高句丽国内的情报,王由此知道,高句丽已经不是蕞尔小邦,是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若将来真有辽东之役,他若能参与其中,肯定是建功立业的绝好机会。

  所以王等市舶司官员的干劲十足,其积极态度不是那些视外洋为不归之地的官员能够具备的,也只有市舶司的官员,才愿意冒险浮海,以耽罗为据点,往来百济、倭国、新罗之间。

  也就是说,市舶司的官员,实际上承担着朝廷对海东诸国的外交事务。

  百济和新罗,本来结盟一起对抗北面的高句丽,结果如今反目成仇,王觉得,若将来朝廷要对高句丽动兵,事前能让这两国冰释前嫌,一致对北,再好不过。

  若做不到也没关系,毕竟至少尽过力了。

  王对于市舶司的未来充满信心,谁能想到,本来只负责海贸事宜的市舶司,竟然会有如此野心呢?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