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距离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电报实验得如何了?”

  “回郎主,已经试验过了,没有问题,如今大家正在练习报。”

  男子说到这里,将一个小册子捧了上来:“郎主,电报的对照表编制完成,请过目。”

  宇文温接过小册子,细细的翻看起来,这是电报传递信息的关键,能把文字从电线的一头通过电流“传送”到另一头。

  常用汉字就有上千个,想要通过电报的电键传送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用编码来转换。

  电键传送信息,最基本的要素只有点、划,然后根据组合来代表不同的对应信息,也就是“电报码”,宇文温参考那个时代的汉字电报码原理,让手下山寨了一份出来。

  以他的名字为例:宇,数字编码1111;文,数字编码1112;温,数字编码1113。

  电报码用点和划对数字“1”至“9”还有“o”编码,电报时的就是这一组组数字,然后接收方根据这一组组数字,按着汉字电报对照码“翻译”出相应的字来。

  “做得不错,让他们多加练习。”宇文温将那小本子收好,这是递交给他“存档”的。

  “电报的实验,按着计划一步步来,不求快,但求稳。”

  宇文温详细过问了电报小组的情况,待其退下之后,自己一个人陷入沉思。

  用信鸽进行长距离通信,问题不是没有,最大的一个问题,还是出在鸽子的归巢习性上,简单来说,要用信鸽往一个地方传信,所用信鸽的巢必须在这个地方。

  也就是说这只信鸽得在目的地长期生活过,否则就不能利用其归巢的习性送信。

  宇文温在西阳城,想要用飞鸽传书给邺城送信,那就得有在邺城长大的信鸽,所以要达到这种目的,他必须在邺城养鸽子。

  在一个地方养一群鸽子,可以解释为“嗜吃鸽肉”,但在外地又养了一群或几群鸽子,再解释为“嗜吃鸽肉”就是掩耳盗铃了。

  有心人可以猜得出其中必有蹊跷,宇文温想尽量对飞鸽传书保密,所以信鸽的繁殖地颇受限制。

  要在某地向西阳进行飞鸽传书,先得从西阳带着信鸽过去,信鸽用完之后,还得来西阳拿鸽子,及时性有些差,更别说鸽子在半路上会出各种意外,所以至少要双重备份,一次放飞两只以上。

  这有些麻烦,但勉强堪用,可一旦他转到别处任职,那辛辛苦苦养起来的一群鸽子就作废了,得孵化下一代在新地方成长起来。

  有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不如索性脑洞大开搞个黑科技,来个无线通信?

  搞不出来,免谈,无线通信看起来原理简单,实际上根本他没有那技术水平,不要说无线电话,就是无线电报都弄不出来。

  所以宇文温退而求此次,试图点开“有线电报”的科技树。

  电报,让长距离可靠通信有了可能,即便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