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闻欠饷_红楼史二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住保龄侯府,樊氏在佛堂礼佛,家里的女主事儿的就落在了她的头上。反正招谁都是招,红秀就把她舅父弄进保龄侯府了。自己的亲娘舅用着放心,府里有了自己人,自己说话的分量也大了些。最少,府里的那些下人不敢再说她的一些闲言碎语了。

  “没事儿,你去直接和他说,我要你了。府上要是缺门子,我让护国侯府的门子过来一个。”史文麟不在意的说着。

  自己只是不在保龄侯府住了,并不是和保龄侯府分家了。史鼒、史鼐和史鼎三兄弟只是分户了,但还是一家人。也就是说,三兄弟只是住在不同的府邸而已。

  史府,既是保龄侯府又是忠靖侯府还是护国侯府。这三府是统一在史府这个框架里面的,在政治上是高度统一的。不管是那个侯府被问罪,另外两个就得跟着一起被问罪。不是被牵连,三府是统一一体的。

  但是,三府在经济上又是互相独立的。呃,也不算完全独立,只是各府管各府的账。保龄侯府和忠靖侯府都是史文麟帮扶着才有了各自的营生的,也有和史文麟一起合作的买卖。

  这种情况在大家族中并不罕见,贾府也不是东西两府嘛。不过他们要比史家更分散一点,毕竟他们两府传了三代了,关系远了一些,但两府还是守望互助。而且,一个是镇国国公府,一个是辅国国公府。

  贾家兄弟俩都是以战功封公爵的。但公爵和其他爵位不同,国公是分等级的。

  弟弟贾源是镇国公,降级就是辅国公,也就是贾代善,贾代善袭爵也是荣国公。再然后就是贾赦,一等将军。

  贾代善是世袭了国公还有一个佐证,就是张道士和贾母探话时说,宝玉和国公爷是一个稿子的。贾母也说,这些孩子中只有玉儿像他爷爷。

  宝玉的爷爷是谁?不就是贾代善嘛!

  哥哥贾演是辅国公,子贾代化世袭一等神威将军,任职京营节度使。

  原著里,贾珍给贾蓉捐五品龙禁尉时写了个简历,官职一段是这样写的:“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贾代化和贾赦一个等级的爵位足以说明贾源的国公是比贾源高一等的国公。

  这也应该是贾家分化的比较大的愿意之一。两家的地位有高低之分,作为族长一脉的宁国府比荣国府地位低,能不分化嘛!

  史家就没这个问题了,史鼐世袭的是保龄侯,三代人了,爵位一点没降,史鼎还被封了忠靖侯。这史家怎么看也不像是败落了,只能说是不会捞钱。

  毕竟,荣国公一年的俸银七百两,碌米七百石。宁国公一年的俸银五百两,碌米五百石。

  侯爵嘛,那肯定是会更少的。不会赚钱,家里肯定拮据了。也就是所谓的败落。但这只是经济上的败落,在政治上可就不一定了。

  穷的叮当响的高官也不是没有。唐代的时候,就有个丞相卢怀慎,死后家里连给他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还是好友凑钱给他买的棺材下葬的。唐玄宗打猎从他墓前经过谈及他,潸然泪下。

  当官不会捞钱,不丢人!

  史家的侯爵传了三代还多了个忠靖侯,足以说明史家并不想他人想的那样败落了,只是穷而已。

  史鼐和史鼎兄弟俩都是侯爵,并没有像贾家那样弟弟那房比哥哥的地位高。两人又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关系很近。只要没提分家另过,那就是一家人。

  史文麟虽然也是侯爵,但史鼐是他亲爹,他敢和史鼐摆架子吗?不找抽呢嘛!而且史文麟也没说过分家另过,所以保龄侯府府上的人都叫史文麟二爷,护国侯府府上的人都叫史鼐为老爷。

  史文麟从自家调个人不叫个事儿。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