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一章 由浅入深_抗日之晋北小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时不同往日”

  代表如今的经济政策自然是应对如今的情况,只是为了改良当前状况而制定的。

  在如今生产条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规定了生产任务,定出了节约计划,而且还允许工农兵都拥有自己的财产。

  这样做的确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兼顾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对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很有帮助。

  这就跟“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这样的政策是一样的。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不然也不会有“吃饭靠两平”的说法了。

  只是……

  这“往日自有他解”嘛……

  联想到解放时期的土地改革、建国以后的农业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企业公私合营。

  这样看,就算现在允许资本的苗头存在……

  某些有野心的人在此时间内积累了不少的私人生产资料,日后也将会回归到集体的“拥抱”中,资本的苗头还没开始茁壮成长就会被打断根基。

  啧。

  “这公私之争,实在没有必要,即使现在有争辩的余地,可日后也没有任何可行性!历史终究会淹没它。”

  不管其他两人疑惑的眼神,沐阳说出了让萧父眼睛一亮的话语。

  “好好好。”

  那……

  “我看你野心不小,可有独自扩军掌控此地的想法呢?”

  萧父微笑之中似乎掺杂了少许“笑里藏刀”的意味,尽管他没有这个意思,但依然让王刚感到害怕。

  “爹……”

  萧汐暗暗扯了扯萧父,但萧父反过来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无需担心。

  这几个月以来,灵丘、广灵、涞源和浑源他走了个遍,杨师长和邓政委待他如座上宾,经常会屈膝前来问计,一般情况下他都不会有所保留,把自己的观点都抛给他们。

  至于两个师级干部如何考虑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他毕竟不是一地官员、也不是军队指战员,只是一介白身罢了。

  但浑源情况似乎有些不同,这里民风明显开放多了,农民和工人的热情明显比其他三县要高上不少,并且兵与民的比例与其他三县有所差异。

  独立一师全师只有8000人,民兵数量不多,实际掌控三个县和周边大量乡镇,人口几乎有60万,兵民比例大概是%。

  这样的军队数量与国民数量的比例,大概算是“有限征兵”级别罢了,甚至是“志愿征兵”。

  达到5%,才能算是“广泛征兵、扩大兵役”

  10%就是“强制兵役”。

  而经过他考察发现,浑灵独立营辖地大概只有3万老百姓,虽然士兵只有500多人,但半农半军的民兵却直接征召了有1000多人,加在一起比例大概就是5%,比例非常高。

  这些人都需要进行军事训练,这样看来,几乎是每个村都有几人当民兵了。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