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六章 哈维(1/5)_我就是大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抵达多伦多当天,张俊生就被凯瑟琳拉着参加了酒会…

  奥斯卡公关战已经开始了!

  小李子正在陪一个老头说话,看他的表情,这老头应该很有名…

  “嗨,莱昂!”

  “…张,你来了,我介绍一下…”小李子看到张俊生,赶忙热情介绍:“这位是罗杰·艾伯特。”

  罗杰·艾伯特,好莱坞资深影评人,影响力很强大,他要是推一部电影,那这部电影势必会成为颁奖季的热门…

  不过,张俊生对所有的影评人都没什么好感,所以,微笑致意,并没有很谄媚…

  “《触不可及》非常不错,让我想到了《为戴茜小姐开车》还有《闻香识女人》…”

  “谢谢,事实上,故事里王博的原型是个阿尔及利亚人!”

  罗杰·艾伯特点了点头:“…哦,难怪你会拍这样电影,而且整部电影带着法国式的讲述方式!”

  废话,《触不可及》的原型就是发生在法国的故事!

  法国电影很擅长这方面描绘:两个性格脾性截然不同,又来自不同地域和阶层的人物,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习惯,在一场偶遇中碰撞出火花,亦庄亦谐,从冲突走向理解,最后皆大欢喜。

  《欢迎来到北方》、《虎口脱险》都是这个路子…

  至于张俊生刚才说的阿尔及利亚人,主要是因为阿尔及利亚跟法国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法国花了75年殖民阿尔及利亚,然后又花了17年去镇压叛乱,最终宣告失败。

  只有中间的1905年到二战开端1939,中间有34年算是和平,也就是说只有这34年才能说阿尔及利亚是法国殖民地,足见这个国家和民族有多么顽强了,从头到尾都没有放弃过抗争,

  这中间的惨烈程度不亚于当年日本在中国干的那些事,成功独立出来至今仍然是这片土地人民的骄傲:他们建的标志性建筑:三叶塔、城市中心的雕塑、博物馆…都是抗战民族英雄和抗战事迹…

  目前,阿尔及利亚是一个法语国家,法国的文化、语言、生活习惯对这片地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阿国400万移民出去的人有200万就在法国,与法国的关系相当密切。

  但这里面是有仇恨的,这一点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类似…

  法国甚至把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日定为国难日…

  “对,我就是想述说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真诚到可以超越肤色、种族、国家历史甚至是民族仇恨!”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这让《触不可及》在我心目中的分量增加了不少!”

  “不客气…”

  ……

  “影评人在颁奖季的影响力很大!”

  “…没有必要这么卑躬屈膝,凯瑟琳去年帮我运作《低俗》,就没怎么在意影评人!”

  小李子耸肩:“所以,《低俗》没能拿最佳影片!”

  “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