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看电影(第一更)_我就是大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是张俊生很不喜欢这样的电影,或者说很讨厌这部电影的表达方式!

  并不是说什么‘把话剧直接搬到了舞台’…

  那《狗镇》为什么被大家各种赞颂?

  电影剧作结构本身就有戏剧式、式、散文式结构之分,很多带有明显戏剧风格的电影也不乏成功之作,像《十二怒汉》和《杀戮之神》皆在此列。

  《驴得水》的致命伤不在其电影改编的缺陷,而在于它违背了艺术创作需要提纯和过滤的基本规律,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场粗暴的人性丑恶实验与展览,极易引起观众的生理不适…

  上半场还是一出讽刺喜剧,下半场就成了人间悲剧。

  有人觉得这种“不按常理出牌”非常巧妙,但是,电影前后风格的分裂既削弱了喜剧讽刺的力度,又减轻了悲剧结局的分量。

  中间缺了转场…

  如果加一段众人的旁白,电影效果会好很多…

  “为了圆一个谎去撒更多的慌”本是一个百试不爽的经典喜剧情境,可惜电影未能一以贯之…

  当然,最大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审查…

  柳思思看的很认真,不时跟旁边的谢南交流几句,大概是觉得有点冷落了张俊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女的叫什么名字?”

  “任素汐!”

  “演得真好!”

  “…嗯,确实很好!”

  有句话叫戏保人,但是呢,再好的角色遇到演技不佳的演员也不行,比方说《绣春刀2》之于大幂幂,《云中歌》之于唐天宝…

  张一曼的角色像茶花女,像尹雪艳,像羊脂球,她睡服铜匠留下来拍照,利用自己的身体换取集体的利益,大家沆瀣一气,沉默不语;

  铜匠的老婆寻过来闹事,为了集体,大家逼迫她站出来顶事;

  铜匠为了报复她狠心的拒绝,看着她被骂、被打、被剪头发才满意,大家于心不忍却无能为力;

  她在房里拼命地做着校服,做完了才寻死…

  她不在乎钱、不在乎命,她只要能够在这所小学、这座小乌托邦里继续自在地生活,于是她一次次地维护集体,一路牺牲了自己的身体、真情、生命,又得到了什么?她倾其所有,最后一无所有…

  任素汐是个好演员…

  而且她热爱表演!

  舞台上有个她打自己巴掌的情节,任素汐毫不怜惜,一下一下简直振聋发聩。

  张俊生压低声音:“这个故事的由来是因为一次谈话,甘*肃某个缺水的民办学校希望能养一头驴挑水,可学校经费紧张没有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虚报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当上级领导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

  “为了过审,这个故事就从现实性转向了寓言性…”

  电影已经走向了尾声…

  山坡的油菜花还是那么美,山村的孩子还是和原来一样在庙里读书,黑板上还是校长漂亮的楷体字,三个人伸开手还是可以聚聚气。

  只是枪声响起,音乐骤停,一切嘎然而止。

  “…砰!”

  “怎么说?”

  谢南也想听听张俊生的评价…

  “…”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