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论教王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当地有名的老农以及经过考验的僧道。他们每天都会给出自己的预测结果,只不过现如今预测天气是一门经验科学,相比较而言,还是一直生活在当地的老农准确率稍微高一些。

  不论正确与否,他们预测的依据、结论、现实情况都会被记录成两份,一份留在营中研究,一份送回洛阳书院——书院中有对天气感兴趣的教员。

  这种种信息聚集在一块,就是陈佑每天决策的基础。只不过大多数时候,这些信息的作用仅仅是告诉陈佑:今日无事,明天可以重复今天的事情。正如今天晚上这次商讨一般。

  诸幕僚散去之后,汪弘洋没有离开,一直坐在那里等着。

  待木门重新关上,陈佑方才开口:“平远是有什么事么?”

  汪弘洋点头:“今天看魏王已有收拢人心之机巧,想来大帅一直在教魏王御下之术。”

  “谈不上什么御下之术,只不过是一些处理政务的经验罢了。”

  陈佑这话说得理直气壮,他的确没教什么御下之术,只不过日常讲解点评会说一下面对不同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如果有心人收集整理一番,或许就能总结成一本《节度使陈佑教你怎么驾驭下属》的书,怎么着也能骗几个人。

  可惜这样诚恳的回答汪弘洋却不相信,他点点头没在纠结这个,直接问道:“不知主翁以为,什么样的天子对主翁推行自己的道最有帮助?”

  毫无疑问,肯定是对他言听计从的天子最好。

  陈佑手指敲击着椅子扶手没有马上回答。

  但是这一小会的犹豫,让汪弘洋明白了他的想法。

  一个人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还要看运气。比如陈佑从前就是运气不好,被上级连累落了个闲职;再比如赵元盛的谋主富令荀,因为赵元盛的缘故,一直蹉跎至今。

  汪弘洋算是运气比较好的,杨邠退下去之前把他推荐给了陈佑,他也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了陈佑的认可,这才能一展抱负。

  如今汪弘洋的未来和陈佑关系密切,是以,他不希望陈佑走错路。

  “官家正值春秋鼎盛,若要立太子,必然不希望太子太过锋芒毕露。”汪弘洋压低声音,“且主翁若要在太子继位之后主政推行变革,还是要一个没什么主见的太子才好。”

  对有心和皇帝共治天下的官员来说,没能力且不折腾的皇帝才是好皇帝,对陈佑这等有心变革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见陈佑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汪弘洋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在下以为,主翁教导魏王,还当以诗书礼乐为主,唵臜庶务不当详说。”

  陈佑叹了口气,敲击扶手的手指停下来:“平远所言是为我着想,可是有些事情不得不为。”

  他看着汪弘洋,出声问道:“若官家无有主见,则易动摇;笃信诗书礼乐,则不欲变革。如此,不若使其知吾之道,若愿从,则事半功倍;若不愿从,则我抛弃幻想。”

  这话可以说是掏心窝子了,“抛弃幻想”,是什么幻想?

  陈佑没解释,汪弘洋也不敢问,但他知道,他的话陈佑都听进去了,当即起身一礼:“吾愿助主翁布道天下。”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