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火器营的实验场_一枪刺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性命。”

  陈晖见他说得严肃,心知此事必成,立即应诺:“喏!陈某即可到任!”

  宋通暗呼口气,调整了情绪后,再笑着说:“陈七兄,再请你去调查一下军府名籍。凉州城内各道观中,会炼丹配药的都单独记录在册。请他们去到太虚观内集中,但不可对外走漏消息,只说是为军伍配置金疮药。”

  “喏!”陈晖立即大声应道。

  段晏正巧走来申报饲料用度,见到宋通、陈晖二人密探,就连忙走来询问道:“段某亦可效力!”

  宋通不禁笑道:“段三兄,已对你讲说清楚了。”

  想起身陷战阵可能遇到的随时危险,段晏不再凑热闹。他连忙拱手道别,小跑着去到前面院子的司仓署。

  没几天,太虚观里就已经是热火朝天的景象了。

  首先,是硝石的采取。现成已有一部分硝石,但出于未来使用量可能很大的因素,宋通还是命人去市场采买,或者到凉州城北的盐池附近,去收集硝石原料。

  硫磺原料很多,但是要真正做成高效能的火药,就需要对其进行提纯。

  太过复杂的辅助原料,由于时间紧迫而不容易获得,宋通就命人按照“水煮法”进行。

  以三十斤硫磺粉末来计,在坩埚中加入五六碗清水。

  随着蒸煮,坩埚内的水分消失。硫磺内的酸,也随之蒸发。坩埚的温度,也就达到了硫的熔点。

  接着,将熔化的硫倒入大瓷盆中。因为硫磺的比重低于沉渣,而浮在上层。将其倒出后,就完成了高纯度硫磺提取。接下来,就是对硫磺的晾晒、干燥、研磨的过程,使其成为细小的颗粒状。

  在制作的过程中,宋通对于把握硫磺的纯度这一关,还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密。

  他不想这种技术,被广泛地迅速传播、应用,以免被敌方获得。那样的话,很容易引发军事力量的重新相当。

  而且,即便是居心不良的人,甚至是戏耍的顽童了解,也很难保证不发生影响社会安全的事件。

  硝石和提取难度较高的硫磺都已齐备,木炭的制造就显得很简单了。

  木炭,在东市、西市的市场中,随意就可买来。但因为制造火药所需,宋通出于木炭品质的考虑,还是选择了松木木炭。

  几天后,三样物品皆准备完毕。剩下来的工作,就是制作出火药更为关键的一步——各种原料的精细化研磨。

  这个工作,就是使用对应的容器,对硫磺、硝石、木炭,进行反复仔细地研磨。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极为小心。除了因为要使得原料更加精纯以外,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不得见到左近有烟火。否则,极易引发这些原料,尤其是硫磺的燃烧。

  郑德淳等通晓炼丹术的道士,以及王玉成、周可达等道童,使用各种孔目的箩筛,把各样原料按宋通的指示,认真地进行了研磨。

  待全部按照宋通的要求,将几样原料研磨到位后,众人却并未觉得有什么欣喜,更别说惊喜了。

  包括郑德淳、陈晖在内的一干人等,面对着院子中堆放的各样原料,虽然因为工作告一段落而欣慰,但也都更加疑惑。

  陈晖这样普通百姓出身的人,自然是不很懂。他们的疑惑,也是正常的。

  可郑德淳等炼丹道士出身的人,对于这些原料,也都不太在乎。

  因为他们对于火药,已经有了一些基本了解。知道火药由这几样东西,以一定比例配好后,或燃烧冒烟。甚至不小心时,更还发生过把丹炉、丹鼎,炸塌、炸碎的事。也有炼丹道士为此受伤,甚至丢了性命。

  但要搞明白燃烧冒烟,与炸塌、炸碎丹炉丹鼎,甚至炸伤人的不同原因,郑德淳等人绝对是做不到的。

  郑德淳看着站在院子里兴高采烈的宋通,不禁笑问道:“宋军使,是要做爆竹竿吓人吗?”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