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大发雷霆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他们这些人都是大字不识一斗的大老粗,李自成自己还好一些,毕竟吃过公家的饭,但是自己队伍中的那些将军和军官就不一样了,他们以前不过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只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聚在一起,如今闯军规模越来越大,靠着这些人上战场带兵一通猛冲猛打的做法已经不行了,新军打仗必须要有谋略和规划,所以李自成建议多收留一些读书人,当然,闯军毕竟是流贼,有点功名的读书人基本是不会来投靠的,倒是有不少屡试不第,愤世嫉俗的读书人来投靠,李自成也不管他们学问如何,反正总比自己军中这些大老粗文化水平要高,他一律收留,安排食宿,只要他们能为闯军的发展出谋划策,那么自己不介意拜他们为军师。但是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志大才疏之辈,夸夸其谈可以,若真是让他们在战场上出谋划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是李自成也不恼,权当做是养着这些人,如果现在将这些人给驱逐出去,他们一定会大肆宣传闯军的不是,这对日后招揽人才不利,所以还是先养着,李自成的心态倒是很好,只要自己收留一百个落魄秀才,能出一个军师,那就是成功。高迎祥虽然是闯王,但是自己的这个外甥实在是水平了得,高迎祥知道,日后随着自己老去,新的一代肯定要崛起,张献忠那是白眼狼,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但是李自成不一样,李自成是自己的外甥,以后少不得要将闯军全部交给他。

  闯军在西北牵着官兵的鼻子走,当然就无形中增加了崇祯的工作量,告急文书雪片一般飞来,本来以为杨嗣昌有大才,没想到水平也不怎么样,虽然傅宗龙在朝会的时候已经跟他说过,不是杨嗣昌能力不行,而是他的命令得不到贯彻或者说他的方案让西北那些卫所兵去实施实在是难为他们了,这些人战斗力差不说,其中很多人还是李自成和闯军将领的同乡,说白了,李自成在甘肃军中待过,麾下不少将领也是出自甘肃官兵,这些人沾亲带故的多多少少都有些联系,官兵当中通风报信领取赏金者不在少数,这么一来杨嗣昌纵使是有通天的才能又能怎么样?西北几省卫所兵众多,其中大大小小的将领更是数不胜数,谁能辨别出这些将领跟流贼有没有联系?反正他们常年得不到军饷,透露一些情报给流贼换取金银也是正常,如果杨嗣昌在那边逼得狠了,要是这些官兵哗变加入闯贼那事情只会更加复杂,但是现在朝廷难就难在没钱,若是加强西北边的军饷,那么边军和辽东军队的军饷怎么办,目前来看,还是那边更加有威胁一点,本来崇祯不是没有动过趁着边关无事,先动一动边军和辽东的军饷,加强给西北,让西北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