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四十三章 暴风欲来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损失什么,反而是大大的功劳。所以我看撤不撤兵放在后面,先将目前的位置移动一下,调整到离锦州比较近的位置上去,万一明军有大动作我们也好和锦州的留守兵马互相照应。比如杏山驿就挺好。是不是可以考虑全军移驻那里,把蒙古军也带上。反正现在他们败了,西部防线基本上也是崩溃了,只要明军的后备部队够多,收复西部防线完全不是问题。”

  皇太极觉得鲍承先说的非常有道理,情况不明之下还是谨慎一点好。然而鲍承先话音刚落,阿济格就起身了,作为金国的少壮派,他对鲍承先的看法不敢苟同,这是什么意思,虽然那支明军很可怕,阿济格也知道这支明军很可怕,可是他不想就这么认输了,鲍承先的话直白一点理解就是全面撤退,说杏山驿只是好听一点,根本意思干脆就是劝大汗将锦州保住就不错的了,宁远这边就不要再想了。

  阿济格挺起胸膛,大声道:“奴才不赞同鲍先生的意见。一开始他说的比如侦查明军的动向,了解明军的实力,甚至是拓宽我们在明国境内获得情报的渠道,这些都是可行的,但是后面要让我们这么多人马撤往杏山驿,这要是传出去我们八旗军不是成了笑柄,看见明军就直接撤退了,就是他们再强我们也不能一仗不打就撤退,那以后大金国,大汗还有什么威信,那些依附我们的部落还会俯首称臣吗?”

  不得不说阿济格说的也有道理,没错,游牧民族,渔猎民族的本性还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任何违背利益的事情都不能去做。但是在利益之外,作为人,作为一支军队,作为一个国家,也有自己的尊严,而现在这个尊严就可以理解为跟明军的战斗。如果一箭不发好像是有点说不过去,对皇太极的统治也有影响,会让女真族丧失勇武的气概,如果今天不打,难道以后看见这支明军就绕着走?那以后自己总是要打进明国境内的,只要杀进关内,不可避免的肯定会碰到这支部队,那以后怎么办,还是要打。

  鳌拜立刻跟着起身道:“大汗,奴才赞成阿济格贝勒的意见,不能就这么算了,这次奴才无能,失了方寸,巴牙喇白白损失了几百人,奴才愿意受罚,可是奴才不愿意丢掉满洲巴图鲁的称号,所以还请大汗准许奴才将功赎罪,在将来攻打明军的战斗中,奴才愿意做先锋,把这次丢失的颜面给找回来。”

  豪格同时起身道:“父汗,儿臣附议,明军固然战斗力强大,可是我们也不是吃素的,父汗完全可以将后方驻扎的部队再调一部分到这里来壮大我们的实力,后面还有四旗的人马,加上祖大寿麾下两万汉兵,足足五万人,我们可以将两红旗调过来,再从祖大寿那边抽调一万人,加上这里的四旗,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