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三十八章 大朝议下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才挺好。

  大朝议这种事情,也是一场博弈,所以各派的大佬们肯定不会首先出击,而是让手底下人先动手,温体仁,曹于汴,王永光几人早就商量好了对策,无论是御史台还是吏部,还是温体仁能掌控的官员早就达成了一致。今天无论如何要将孙承宗扳倒。不给他机会。

  果然,王义一说完立刻就有御史台的官员跳出来:“臣蔡京,臣余成,臣马力,臣。。。臣。。。臣。。。附议!附议!”一大片御史台的不入流的五品官员全部跳出来附议,场上的气氛逐渐凝固,连周延儒都是倒吸一口凉气,温体仁这帮人也太狠了,上来就把人往死里打,一点喘息的机会都不给别人。这样的对手如果现在不打压,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御史台上了这么一出弹劾的大戏,倒是让人有些猝不及防。徐光启怒不可遏,正要出来反驳。卢象升坐不住了,立刻出言道:“陛下,臣有本奏。”崇祯点点头,示意卢象升可以说话。孙承宗却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卢象升示意他不要说话,本来二人在来之前已经说好的,无论今天堂上出现什么局面,孙承宗都嘱咐卢象升不要强出头,对他没有好处,他是功臣,今天来只要受赏,再由自己推荐他接任兵部侍郎的位置就可以了,如果他乱说话惹怒了圣上或是朝中大员,那他还怎么当上侍郎。可是卢象升怎么可能是那种无动于衷的人,眼见有人往孙承宗的身上泼脏水,他立马忍不住了。“王义,请你不要血口喷人。不错,辽东军确实损失惨重,大小凌河也被建虏占据,可是事情并不是你所说的那样,你去过辽东吗?你参加了辽东大战吗?如果没有,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现在就让本官这个参加了辽东战役的当事人给你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况。”

  卢象升上前一步道:“辽东战局形势危急,首要的原因便是因为阁老派出邱禾嘉和祖大寿等人前去筑城,无奈邱禾嘉贪功冒进,没有听阁老的指挥,导致大小凌河两座城没有一个被修复。而皇太极早就对辽东镇虎视眈眈,怎么会容忍我军从容筑城,所以立刻起举国兵马来攻打,并且征调了五六万蒙古骑兵以为策应,总兵力加起来绝对不比己巳之变的人数少。上次我们调集了各镇大军才勉强抵挡,这次只有辽东一个军镇,本就是困难重重。皇太极围城数十日,城中粮草断绝,祖大寿领兵投降。对于祖大寿这种叛徒我不想多说什么,可是那么多辽东军的将士阁老无法眼睁睁看着他们赴死,在朝廷援兵不到的情况下,阁老只能顶着西部防线被蒙古军猛攻的压力,抽调各处兵马组成援军前去救援大凌河,毕竟那是三万条人命,谁能放弃?都是我大明的忠勇将士啊。无奈,援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