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四十五章 以退为进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从长江经过京杭大运河调至黄河沿线,那都是漕运衙门需要协调的事情,这时候粮食的分配,到达的日期就成了关键,也是受灾省份官员升迁的重要考核指标。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陕西受灾,需要苏州的粮食救济,要是没有疏通好漕运衙门,给你晚上那么两天,激起了民变,那可是要丢乌纱帽的。同理,军队也是如此,要是得不到粮食引起哗变那也是不得了的大事。而漕运衙门的头是勋爵,本来就是超品的存在,这样的人即便是军队的人想要推卸责任也很困难。所以漕运衙门没人敢得罪。

  可是若是平常年份或者是王朝末期,那漕运就是茅厕里的破石头,没人看没人问,虽说平常时候多少能有一些油水,但是跟一省大员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没事也就没人找你,天天就看着长江,京杭大运河,黄河的水面上船只来来往往,也没什么事情做,有时候漕运衙门会在江上设卡,拦截过往的船只,要他们交过路钱,这样一来,漕运衙门又被文人百姓们骂的体无完肤。要是王朝的末年,那漕运衙门更是属于五军都督府一样的闲置衙门,水面上盗匪横行,谁还买你漕运衙门的帐,而且无一例外的,一到王朝的末年漕运一定是瘫痪。哪里还会有人关心漕运衙门的事情。

  就比如现在,崇祯这才想起来,漕运总督好像是新建伯王先通。这可是王守仁的后人,因为漕运总督需要由勋爵担任,所以这个职位便给了王先通,不过王先通这个漕运总督当起来可是真憋屈,天启年间那是魏忠贤一家独大,江河之上都是魏忠贤爪牙的天下,哪里还有漕运衙门什么事情,结果漕运衙门愈发的破败,人员不断的裁汰,说起来漕运总督秩比总兵官,所以也有漕运总兵的说法,可是实际上,王先通那真是狗屁不是,没人理他。到了魏忠贤完蛋,好像天下政治就要清明的时候,朝廷一纸文书,为了彻底杜绝未来有阉党控制漕运的情况,漕运进行分段管理,由江河经过的各布政使司共管,相互监督,名义上归漕运衙门总管。这就跟五军都督府是同样的性质,听起来好像挺大气,但实际上,五军都督府已经沦为了兵部的跟班,要不然成康也不会在五军都督府混日子了。现在王先通的局面就跟当时的成康差不多。而孙承宗所说的漕运协同,就是王先通的副手,级别相当于副总兵,但也仅仅是级别相当于副总兵而已,连王先通都没有实权,那协同能有什么实权?本来漕运总督下面有两个协同,各自分领一个参将营,也就是漕运总督相当于一个下辖一万两千兵力的小总兵。可是因为天启年间漕运荒废,如今王先通几乎就是光杆总督,麾下一个协同也没有,兵丁只有区区一两千人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