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请短工_锦绣田园:农家厨娘种田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文?

  一天四十文的进账啊!

  孙富贵哪能不愿意,想到一天四十文,在加上短工二十文,一共就有六十文,孙富贵眼眶都红了。

  “周叔,我当然行!”

  而后拉着周老根的手连声道谢:“谢谢周叔,谢谢周叔……”

  他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只有不停的谢谢能代表心里的感激之情。

  周老根被孙富贵弄的都有些感慨,没想到有一天也轮到他被人连声感谢了。

  拍了拍孙富贵肩膀,说道:“好好把你家娃养大,往后有你享福的时候。”

  周家的地这几天周老根自己断断续续给一亩施了肥,现在有了孙富贵这个壮劳力,速度快了不少,两天的功夫就把剩下的五亩地施了肥。

  周家人力肥不多,还是周老根到村长家又买了些畜牧肥才堪堪把六亩地都附上肥料。

  施了肥就要给土地松土,也就是犁地,是为了把肥料翻到土壤里,保证地块土壤的松散,这样在播种之后有利于种子的呼吸。

  又花费了四五天的时候,周老根和孙富贵总算是把六亩地都犁了出来。

  周七斤早在中秋第三天就回了临山镇。

  周云他们的夜市小吃摊客流量也基本稳定下来,虽然比不上刚开始的两三天,但每天也能有个七八百文不等的收入。

  这天早饭后,姚氏仔细的把这些天打听出来的先生情况和大家说了一下。

  “现在咱们昌阳县有三位先生,最为出名的是张先生,年仅三十已是举人四年,去年创办的学堂,今年就有一位学生考中了童生,现在他的学堂名额是供不应求。”

  “不过束脩也是最贵的,半年二十两!”

  “二十两?!”老刘氏捂着心口,“我滴个老天爷,谁说读书人穷的!”

  周云笑道:“奶,你没听过穷秀才富举人吗?人家可是个举人。”

  “就是云儿说的意思,听说有个镇上的土财主为了让张先生收他那不成器的儿子,开价半年五十两呢!”

  周云见姚氏八卦去了,咳嗽了声,提醒道:“娘,接着说其他先生。”

  姚氏一愣,尴尬笑笑,“其次的是黄先生,黄先生是秀才,年过四十有余,学堂也是开八九了年,考上童生、秀才的也大有人在,黄先生束脩是半年十五两,只是黄先生比较严格,万里这性子……”

  后头的话姚氏没说,周家人也知道啥意思。

  “最后一位是吴先生,也是秀才,不过还不到四十,学堂也开了四五年,倒是没教出什么特别拔尖的人出来,考中的秀才的没有,束脩也是最便宜的,十二两半年。”

  周云皱着眉听完,心里没有一个满意的。

  张先生举人出身又年轻自然不可能不想更进一步,到时候又要自己学习,又要教书,怕是精力不足。

  吴先生开学堂也不算短,一位秀才也没出,相比请两位就逊色很多了。

  黄先生倒是还可以,学堂开的久,年纪也大了,想来是对科举不想太多,专心教书了,走的中庸且性格严厉,就怕万里会起逆反心理。

  越想周云越觉得没一个合适的,周老根他们也不懂不发表意见。

  读书、科举,读书、科举……

  周云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一个人。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