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慈悲心肠,公子扶苏_大秦疯太子,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咸阳宫一道道旨意传出,很快便递到各个公子的案头。

  …………

  秦国,郡。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沟壑纵横的黄土地,公子扶苏持剑立于塬。

  看着脚下绵延不绝的民夫,不由念出了这首《东方未明》。

  他曾经听闻古人打仗时,常年风餐露宿,甚至睡在车舆边,就已经觉得够苦了。

  但看到这些修筑长城的民夫时,才发现自己还是想当然了。

  扶苏小时候曾遭逢大变。

  舅父昌平君背叛大秦转投楚国,导致扶苏的母族被打压驱逐,母亲也郁郁而亡。

  经历了种种变故后,让扶苏养成了悲天悯人的性格。

  自从他来到边关,目视数以万计的民夫修筑长城,观其痛楚,使得他更加心痛。

  尽管他不断向始皇奏,要求取消徭役,但始皇从没理会过。

  甚至到最后,看到扶苏的奏折便会直接扔出去,让人烧掉。

  在始皇看来,修筑长城才是国之大计,对些许民夫的消耗并没有放在心。

  而扶苏的迂腐愚善,也让他越发不喜。

  一次次受到冷落,扶苏心中更是悲苦。

  他不认为,人可以像牲畜那样,随随便便被牺牲掉。

  眼看民夫们没日没夜的干活,许多人更是疾病缠身。

  甚至每天都有百人倒毙在路旁,死了都无人收尸。

  见多了这种情况,扶苏心中更加忧虑。

  等造完长城之后,这数以万计的民夫,恐怕绝大多数都会永远沉眠在这里了。

  扶苏感慨之后,旁边马便有人附和道:“公子能理解百姓之苦,实乃国家之幸也。”

  说话的是个衣冠楚楚的中年人。

  这是公子扶苏带在身边的博士儒生。

  扶苏自幼喜好儒家学说,门下宾客大多都是儒门弟子。

  哪怕他现在到了边关,身边也会经常带着儒生,以备咨询。

  儒家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如今大秦依法治国,法家独大,始皇帝也绝无改弦易撤的想法。

  但扶苏不同啊。

  他身为长公子,将来最有可能继承大位。

  儒生便聚拢在公子扶苏的身边,希望对他慢慢施加影响,以求将来儒门大盛……

  此刻,听到儒生的恭维,扶苏不由苦笑一声。

  “这又算得了什么,若是我能做主取消徭役,那才是真正的国家之幸吧。”

  这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惊呼。

  原来又有人劳累过度,昏死在了路旁。

  这已经数不清是今天昏倒的第几人了。

  但监工的大秦军官却毫不怜悯,令人将昏倒的民夫抬到一边,浇一瓢冷水。

  若能醒来就继续干活。

  醒不来,就原地死去吧。

  扶苏有些看不下去了,他顿时走前去,怒喝道。

  “人命关天,岂能如此儿戏!”

  “立即请医者来帮他医治,其他的民夫,先原地修整三个时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