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33章 封圣之路多崎岖……_我用闲书成圣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晶莹。”

  “一品的大儒,说好听点,叫正心;说难听点,叫做固执!”

  “这不是性格的固执,而是对于道理的自信。”

  “因为他们的学问已经做到头了,在他们的领域,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了。所以他们往往听不进新的道理。”

  “为何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苏坡仙继续说道,“真以为是早上知道你的道路,晚上你就可以死了吗?”

  “当然,这也是公羊学‘我注春秋’的一种说法。”

  “而实际上,所谓闻道,是寻找做到头的学问继续深入的道理。”

  “但这个道理,它是一刹那的灵光,可能是宝藏,也可能是毒药!”

  “一跃而入,充满了不确定性!”

  陈洛点了点头。

  苏坡仙将手中的荔枝剥好,递给陈洛,继续说道:“后来有了求索。”

  “求索最大的意义,不是求索本身,而是屈夫子的封圣之道——《天问》!”

  “正是‘天问’的存在,才让正心境的大儒对学问心存了一份敬畏!”

  “才知晓宇宙之大,道理无穷,自己掌握的知识只是其中不值一提的小部分!”

  “收了狂傲之心,打破了顽固心墙,才有资格踏上‘求索’之路!”

  “而求索,便是给了圣道一个缓冲。行之越深,了解越多,而问题也越多,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圣道,直到圆满,方算踏足万里,超凡入圣。”

  “但是这不代表就没有问题了。”

  “这些问题,会重新提炼出来,最后变成三问圣境的道路!”

  苏坡仙一口气将一品、求索、半圣之间的修行逻辑和陈洛说了一遍,见陈洛还有些困惑,便举例道:“比如你四师兄!”

  “当年你被刺杀,你四师兄为你护道,但是力所不及!”

  “一品境时,他自以为半圣不出,即便求索动手,舍了自己的性命也能护你周全,这便是他作为一品的‘固执’!”

  “但是当你深陷危难,他认识到自己的道理有误。”

  “天罗地网之下,他即便舍命,你也依然危险。”

  “这个认识打破了他的固执,由此他抓住了那道灵光,才踏上了求索之境!”

  “所谓不破不立,就是一品与求索的转换!”

  “儒门便是如此,不知对你武道又有什么启发?”最后,苏坡仙问道。

  陈洛闻言,陷入了思索。

  求索是一个从不知到知,再从知到知不足的过程。

  那武道呢?

  武道前六千里,都在完善肉身之上,并不涉及到道理。

  所以外界戏谑武者粗鄙也不是没有由来。

  关键是九千里。

  九千里的武者,关键就在定心猿和栓意马这两个阶段,收心敛性,将心神都聚在体内,这并非佛门的看破红尘,而是至情至性。

  如果说学问是儒门的圣道,性情就是武者的圣道。

  不过一品境后,这都至情至性了,还要怎么走?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