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 权臣始_醉枕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细腻,连自己这位不起眼的小角色都出了不少力来拉拢。

  虽说派人注意自己这件事有些让林甫不快,但他心里也是明白,这京都中到处都是各派的眼线,京中的官员们有时候私下里一举一动稍有逾越,第二天就有别派系的御史上本弹劾,这都是寻常事。

  比之行为有些狭隘跋扈的三皇子,这位太子倒是给他感觉不错,如果自己将来步入官场真要站队的话,这位太子倒还真是不错的选择,此时早早的认识一下倒也不是什么坏事,于是点头应下,算是接受了太子的宴请。

  小王爷看着他做出决定这犹犹豫豫的样子,哑然失笑,太子的贤明和才干在诸皇子当中还是出类拔萃的。曾行监国权,这整个天下听闻太子想要私下宴请喝喝茶吃吃饭,哪个不是忙不迭的答应?

  全都是求之不得,可眼前这位倒好,不仅左思右想了半天,最后做出决定的时候还一副很是为难,颇为勉强的感觉,看得小王爷很是无语。

  不过仔细说来,眼前这位再过上不久就要参加御前殿试,若是能保持这个水平拿下前几的话便也算是入了官场,成为一位七品翰林了。

  具体的官职究竟是编撰,编修,还是庶吉士什么的视名次而定。

  按惯例来说,大部分的人殿试的成绩与春闱会试的名次相差不远。这是因为春闱有十几天的时间阅卷,而殿试考完的当天就要所有人批阅完这三百学子的卷子,然后挑取其中最佳的十位上呈给陛下。

  一般来说这十个人里有九位都是春闱的一甲三人加二甲前七名当中的学子,而这十位仁兄究竟如何排名那就是陛下个人喜恶的事情了。

  至于剩下的二百九十多名学子,其实如果没有特别亮眼的发挥的话,几位大人都不会太仔细的看卷。因为殿试不同于春闱,春闱分工阅卷,同一份卷子只会有一两个人看,否则几万份卷子得批到何年何月去?

  而殿试中的都是全国各地来的大才,这三百份卷子,每一位参与评审的大人学士们都要看,觉着文章精彩的就画一个圈,觉着这写的是啥狗屁不通的,就画一个叉。

  要是觉得平平淡淡,就不作痕迹,看过就罢了。

  一份殿试的答卷其实字数也不多,几千字而已。但三百份累计起来,那就近百万字了!

  况且还不能像看网络小说一样一目十行,那都是说国事的策论。所以除了极佳的会被挑出来仔细评选,余下的卷子其实大家不会太仔细看,因而最后排名的时候就大多参考春闱时的排名,差不多的排一下,赐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而前十可以任职的翰林编撰,编修和庶吉士这三种官职,则可以算作是一条直通内阁的青云路。

  一甲第一状元授翰林编撰,第二第三的榜眼探花授翰林编修,余下七位再加上二甲三甲中格外出众的几位共为翰林院庶吉士,其实就是实习生,任期三年再转正成为编修。

  但就是这庶吉士,也是了不得的实习生,官场当中宁愿用自己四品知府换一个没品的见习生---庶吉士的,不知有多少。可见这庶吉士的重要程度。

  庶吉士取自《尚书》中“庶常吉士“一句,本意是对青年才俊的美称,上面虽然还有三位可以直接入翰林为官,但那毕竟是凤毛麟角,比之上面三位一甲仅三人的不近人情,庶吉士二甲三甲之中也会挑选人才,显然更加务实一点。

  去做了庶吉士,这平时的职务可就厉害了,为皇帝皇子们讲解经史子集,并且有替皇帝起草诏书的职责。

  但凡是入了内阁的大学士,最低标准就是当过庶吉士。此间世界取消了丞相一职,内阁前几位的阁老们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因而庶吉士又被称为储相,意思是丞相的摇篮,大学士的温床。

  这也是内阁首辅夏彦同时兼任着翰林院最高长官的原因。

  庶吉士尚且如此,那么半只脚已经踏进翰林院,修撰位置已经揣了半个在怀里的林甫,再加上昔年父母遗泽陛下的赏识,他其实已经迈出了权臣之路的第一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