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拟招翰林_醉枕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亲自负责问答,本就紧张忐忑的诸位翰林官们更是拘谨了几分,这也是没有上过朝的入门官员们的通病。心中自认有万卷诗书,结果真的见着管事儿的了,倒是结结巴巴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倒也不是小林公子看不起他们,其中几位检讨,编修,也是翰林院内熬过三年多的人了,此刻大好机会就在眼前,内阁一把手就在问话。他们却是紧张地有些词不达意了。

  相比之下,今年这才入职的柳文长则是凭借着一腔浩然正气,赢得了夏彦的赏识。

  面试之后是笔试,二十几位翰林们参照夏,江两位大人诏书的写法,根据岳淞给出的内容拟定诏书。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众翰林纷纷放下笔,夏彦一一阅过,最终选出三人,此事便就算是定下了。

  只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方才与岳次辅私下相谈的小林公子却是没有入选。

  众人本以为这一届新晋翰林中,若是选人出来,定然是这位三元连中的大才。

  更何况方才岳次辅一副与林甫相谈甚欢的样子。林甫自己也是信心满满,他本就较为了解恩师江先生的风格,方才的答卷必然比临时模仿的众人要流畅不少。

  却是没有想到破例入选的乃是名不见经传的庶吉士柳文长。

  虽然林甫不是很在意这个拟诏翰林的位置,但他有些在意夏彦对自己那点若有若无对不看好。毕竟夏首辅乃是内阁一把手,今后自己的改制,还需要他的帮助。

  真要说起来,这还当真算是他第一次没有抢在同届学子前面,让他人领了先。林甫心中一时间当真有些失落,不过想到自己也才刚刚入职翰林,直接得到这个机会,也的确不妥。

  今儿的晚些时候,常佳纪鬼头鬼脑地和郑道宏一起摸进修撰厅来找小林公子和秦观然。

  林甫还在做修订的收尾工作,在一旁写写画画的。其余三人等在一旁,说起今天的拟诏翰林选拔之事,言语之间都是多有嫉羡。

  这倒也不怪了,三元连中,朝中关系硬朗的小林公子此刻也老老实实在修订典籍。相比之下完全可以看出,作为唯一一位第一年就当选拟诏翰林的柳文长,这一步踏得有多么让人羡慕。

  常佳纪在一旁摇头咋舌,“柳兄文章我时常拜读,深知其行文之慷慨澎湃,中正大气。却万万也是没有想到,柳兄这路途走得是如此之顺,甚至更甚林公子几筹。”

  林甫闻言翻了一个白眼,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对于他们来说,这三年翰林不过是起步,三年之后何去何从才是重头戏,如今就说官途却是为时过早了。

  不过想到这件事林甫也隐隐约约觉着有些奇怪。今日仅仅是与岳淞稍谈片刻,林甫就隐隐约约觉着此人很不简单。

  按照谢学士的说法,岳淞此人官途几十年,总是八面玲珑。今天相处的那一会儿,小林公子却是觉着他看似平易近人的谦和外表之下,所图甚大。

  他起初觉得,是最好说话的岳次辅在殿试中帮了自己,这实在是极好的。可这点若有若无的危机感始终缭绕着小林公子,让他很是不得安宁。

  思来想去,这件事的确也不是坏事。庶吉士们负责在翰林编书之余,还要去各部各府观政,与其去六部或者京都府之类的地方打杂,自然是谋一份拟诏的职务要有前途一些。

  毕竟文官们将来要做的还是笔头的工作,奏折书表不仅要内容翔实,写法用词也是极有讲究的,否则这些时日陛下也不会因为诏书不合心意而发脾气了。

  小林公子仔细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多虑了,柳兄也才入京不久,这里面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轻轻摇摇头想要摆脱那种若有若无的感觉,开口笑道,“说不定日后我们几位都要仰柳兄鼻息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