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三章 琐事_重归黄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式善意地提醒下罗阳,至于罗阳能听进去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总比不说的强。

  吃完了馄饨,掏钱结账后起身回家。

  一夜好睡,第二天宋援朝吃了早饭后就开车去了同济大学。

  现在已经是暑假,同济大学和京师大学一样都已放假,不过同济大学的建筑系是全国闻名的,由于建筑系的特殊,所以同济大学的一些老师还在学校里办公。

  到了同济,找人询问了下潘教授的办公室,宋援朝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提着特意带回来的礼物敲开了潘教授的办公室门,开门的正是潘教授。

  相比姚教授,潘教授要显得年轻一些,穿着打扮也比姚教授新潮许多,用沪海话来形容就是穿的“山青水绿”再加上他一副儒雅的面容,极有帅大叔的气质。

  和潘教授的见面很是顺利,在宋援朝来前姚教授就帮忙给潘教授打了电话,有了姚教授这层关系,潘教授热情地接待而来宋援朝的到来。

  先是聊了一会儿在燕京的姚教授,接着宋援朝这才说出了来意。对于宋援朝说的来意潘教授已经知道了,当即询问宋援朝那套房子的所在位置,当宋援朝说出那套房子的路名和门牌号的时候,潘教授的神色显得有些惊讶。

  和姚教授一样,在燕京姚教授对燕京市里那些老建筑了如指掌,而在沪海的潘教授因为专业的缘故对于沪海的那些百年历史的老洋房同样也是如此。

  宋援朝的那套房子位于法租界的祁齐路北端,这条路非常有名,沪海有个建筑中外驰名,那就是马勒别墅。可很少有人知道马勒别墅其实有两处,一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幢,而另一幢就藏在祁齐路的高墙林荫之中。

  除去这另一幢很少为人所知的马勒别墅外,南北长947米的祁齐路还是沪海老年大学、音乐学院、生命科学院等著名单位的所在,当年许多名人曾经在沪海的故居也在那边,而宋援朝购下的那套老洋房就临近老年大学,曾是法租界董事局副总董的私宅,和大名鼎鼎的白公馆仅一墙之隔。

  诧异的目光一闪而过,虽然对宋援朝居然有能力拿下这套房子感觉意外,可潘教授却没在这方面过多询问。

  正如宋援朝和罗阳说的那样,沪海人的社交习惯更类似于西方,这是沪海的历史造成的,尤其像潘教授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更能体现这种特点,对于个人隐私很少会直接打听。

  知道了情况,潘教授心里也就有底了。沪海的许多老建筑当年的图纸还都保留着,以潘教授的身份地位和人脉要从管辖地房管局把图纸调出来不难。

  所以潘教授主要是询问了宋援朝打算怎么修缮这套房子,并且问了些内部软装的问题。对此宋援朝早就考虑过了,和燕京的四合院不同,沪海的这些老洋房都是西方建筑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