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8章 答案!_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88章答案!

  诸王之错?

  皇帝之错?

  这一瞬间,凡是坐在文华殿内的百官,似乎根本没想到今日的经筵话题会是这个?

  虽然说经筵百无禁忌!

  但最近钱庄之事,在勋贵之间推行的事情,大家可都看在眼里,特别是有心人已经得出结论。

  这可能是陛下,特意要拿财权,换兵权给儿子们分封的重要举措。

  此法简直是在挑战百官的逆鳞!

  现在又以古喻今!

  这让他们怎么回答?

  此刻万籁寂静,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都不敢第一个当那出头鸟。

  两位丞相老神在在,汪广洋还是一幅快要睡着的样子,而胡惟庸则是眼神微挑,扫视完群臣后,则自顾自的坐着。

  经筵才刚刚开始,圣上就给他们来一个大的!

  不过,若认真说起来,这句话该是他们来问。

  陛下你都知道七国之乱了,为什么还要问?这理由还用说吗?

  “咱说诸位都听到了吧?不用藏着掖着,既然今天是经筵,那咱们就好好论一论这个问题,不仅是百官可以回答,皇子、太子,心中有想法,也可以说……”

  “经筵不论大小,谈及古事,只论原因。要不然咱为什么每月都如此重视?咱也效仿一下文帝太宗,所谓贤臣明主,自当如是!”

  朱元璋似乎看众人不回答,自己却是当先说了起来。

  而在他开口后。

  君无戏言。

  不论此次百官如何说,就绝对不能拿这次的事情,作为以后论罪的证据。

  但……话是这么说,没人是傻子。

  一眼看去,几位尚书依旧端坐,还是那句话,现在才刚开始,就算是心有谋划,哪里有见面就先放大的道理?

  苏闲也是看着,之前的经筵他都参与过,但说起来,气氛着实没有这一次严肃。

  “臣斗胆!”

  就在这时,终于有位臣子开口。

  苏闲并不认得,但看样子,应该是位翰林学士。

  “姚博士请讲!”朱元璋态度谦和,这种态度可着实少见。

  “景帝之时,七国之乱,是吴王刘濞等诸侯王联合而起,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幸得周亚夫骁勇,还有梁王相助,这才平灭叛乱。”

  “此举论错,当然是诸侯王的错。”

  “但真若追究其原因,却也是景帝年少之时,曾与吴王之子刘贤,在宫中玩闹,一个棋盘砸过去,将其子不幸砸亡所至。后来吴王刘濞怀恨在心,蛰伏多年,终于起兵,借着清君侧之名,实行造反大罪!”

  “此举之后,大汉加强皇权,削弱地方,也算是因祸得福。景帝处理完诸侯之事,内乱平息,所以才有之后的汉武帝,平乱外患,北击匈奴打出了赫赫之威

  请收藏:https://m.bix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